第一百一十九章红颜一怒(上)

嫡女策 西兰 3638 字 4个月前

莫氏的手暗暗握成了一个拳,如果她是三夫人,如果她已经扶正了,现在坐在上边的就是她,而不是风荷和那个老与自己作对的小丫头了。她却只配站在下面伺候茶水,跟个小丫头似的。

可惜,她忘了,即便她当了三夫人,以风荷世子妃的身份,上面的座位也轮不到她,何况能够给世子妃伺候茶水的都是贴身的大丫头。

风荷与丹姐儿说着家常闲话,仿佛只是为了说闲话而来。莫氏越发不满,要说话去其他地方不行,非要在这让她陪立着,简直把她当小丫鬟看待了。

过了一盏茶功夫,太妃跟前的周嬷嬷、王妃那里的茂树媳妇都来了,两人恭恭敬敬给风荷请了安,站在一边侍立着。

风荷嘴角浮起笑意,到底是当家之人,自己随意叫人去回了一句话,就大致猜到了会有事发生,遣了身边能当事的嬷嬷媳妇过来。

“嬷嬷与茂大娘都坐吧,二夫人也坐。咱们再等等三哥,待他一来就能说正事了。”她点头而笑,顺手指了指下边的座位。

“娘娘跟前,哪儿有咱们的座位,我们还是服侍娘娘吧。”周嬷嬷当先回话,她平儿去了凝霜院也是常坐的,今儿却要摆出规矩来给另二人看。

风荷忙是摇头,认真说道:“嬷嬷万不可这么说,你与茂大娘都是祖母母妃身边的老人了,这些年多亏了你们代我们这些作晚辈的尽孝,原该敬重你们。一家子人说个话,还站着的,传出去,当我这个世子妃刻薄呢。大家都不要见外。”

两人见此,也不再推辞,在地下的脚踏上坐了下来,莫氏本要坐椅子的,这一来倒不敢了,跟着坐在了脚踏上。

“有件事情,一直想给祖母与母妃回禀,无奈近来府里事太多,忙得我晕头转向,竟给忘了。要不是今儿想起来,还不知拖到什么时候呢。”风荷小小啜了一口茶,慢条斯理说道:“本应该去回明白了再说,只是嬷嬷与大娘是知道的,现今祖母不理家事,母妃身子不爽快,我做媳妇的倒不好拿这些琐事去麻烦她们。是以,便打算将事情料理清楚了,再回给祖母母妃,免得她们操心。但我年轻,办起事来经验欠缺,有嬷嬷和大娘在这给我坐镇,我便不怕了。若有错的,回头还要嬷嬷大娘给我描补描补呢。”

她言笑晏晏,众人却听得有几分焦虑,说了半天,仍然不知是什么事,但显然是与临湘榭有关的,不然不会巴巴把众人叫到这里来说。可临湘榭能有什么事,需要她这般兴师动众的?

茂树家的已经见识过了这位世子妃的厉害,半点不敢有轻视的意思,陪笑道:“娘娘有什么话只管吩咐老奴们。”周嬷嬷亦是跟着点头。

唯有一个莫氏,在一边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风荷这关子里卖的什么药。欲要开口询问,又怕问错了话叫人看轻,耐着性子听下去。

方讲到这里,丫鬟回说三少爷来了。

“快请三哥进来。”除了风荷,其余之人全站了起来迎出去。风荷不过略略欠了欠身,她不但是弟妹,还是世子妃了,要自重身份。

杭天瑾在外书房与几个清客相公们吃酒,闻听回禀,愣了半日,心下且惊且喜,惊得是风荷请他前去,喜得是终于能见到她了。他忙瞥下旁人,净了面,洗去脸上酒后的红晕,吃了醒酒茶,换了衣裳,才施施然而来。

有些事,明知是错,却无能为力。

他笑得如平时一般温润,跟风荷打着招呼:“弟妹来了,该早些知会我一声,倒让弟妹好等。”

莫氏站在他后边半步,心下涌起惊涛骇浪。她嫁过来这些日子,与杭天瑾几月相处,却不曾在他脸上看到过这样和煦自然的笑容,还有那样温柔小心的语气。她再次怀疑地看向了风荷与杭天瑾。

风荷不喜欢杭天瑾,一直都不喜欢,总觉得这个人太假,像是个伪君子。可惜同为一家人,他们之间免不了有些见面的机会,她总不能对人报以冷脸,便勉强笑了笑:“这原是我的不是,将事情拖到今日,又打搅了三哥清闲,三哥不怪我我已经很高兴了。”

杭天瑾遵照礼节坐在了下首的扶手椅上,诧异地问道:“不知弟妹所说是什么事?”

“其实,三嫂临走之前,曾经给我留了一封信。”她一字一顿,说得清清楚楚,却让屋里众人都变了脸色,贺氏竟然有书信留给世子妃,信里写了什么,世子妃为何瞒着直到今日才想起来要说呢?

丹姐儿怔得立了起来,眼里闪过泪光。她就知道,母亲不会一句话都不留就去了,母亲也不会不管她。原来母亲一直做好了准备,却不知究竟说了什么。

杭天瑾亦是大惊,当日贺氏至死不肯见他,没有与他说上一句话,这成了他心中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他想不到她会把书信留给风荷,她不是最恨她吗,为何最后反而要把最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还是自己错了。

风荷轻轻揽着丹姐儿,扶她坐在自己身边,叹道:“当时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我也慌了,随后忙着三嫂的丧事,府里其他事也多,竟忙忘了这事,的确是我的错。好在现在想起来也不算太晚,希望三哥不要怪我

。”

“不,不怪。她的信,在哪?”他结结巴巴的,以为即将忘却她,她却再次回来了,提醒着自己的错误。

“沉烟,把信交给三哥。”她徐徐点头,虽然不愿,但也是一个机会,贺氏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同时也帮了她一把。

沉烟从袖中掏出一封包装齐整的信件,恭敬地交给了杭天瑾。

他颤抖着手接过,看了风荷几眼,又看向信件,终于慢慢展了开来,快速看起来。她到最后,竟还这么清明,把后事都一一料理妥当,还托了最合适的人。或许,她一直都是明白的,而自己却被她的贤惠冲昏了头脑,才会对她产生厌倦的感觉。如今想来,她若还在,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