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来日 我们必有厚报

网 更新时间:2008-8-6 19:57:40 本章字数:9847

山形刚走,萧强就把各个学科的主任叫到了一起,一起开一个讨论会。

其余研究员的住宿安排,则由苏政负责主持分配。

长达三个来月的相处,特别是这三个都有具体的研究任务。对于这些科研工作者来说,这还是他们参加工作以来的头一遭。

国内没有什么带薪休假的说法,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心无挂碍地痛快休息过了!

这段时间,对研究员们来说,既是一个调整修养身体的假期,也是一个重新充电的好时机。

他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最新的国际科学动态、本学科的前沿消息,一边思考,一边作笔记。空闲的时候,研究员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些各自的研究心得,交流对一些研究课题的看法。

通过这样密切的联系,他们互相之间已经非常熟稔。谁的知识体系更加扎实、谁的功底更加深厚、谁的研究方向更具有前瞻性,每一个人都心中有数。

在学科内部,进行无记名投票以后,每个学科选出了一名临时学科主任。在每个学科下面,又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同样选出一个个项目负责人。

例如,在电子学科下面,就细分为通讯、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电子等十多个项目,是目前人数最多的学科,共有三百多人,占到了研究员一半以上的人数。

虽然萧强特意向酒店租用了多功能会议室,但这么多人济济一堂,还是显得有点拥挤。

其实他召开这次讨论会,主要就是确定两个方向的大问题。

一个,就是大家的具体研究课题。

这方面,萧强没有进行太多的干涉。反正他现在根本没有具体的课题需要他们去研究。而这个问题,研究员们在来到日本以前,已经进行过充分的研究了。他们在兼顾到各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他们多研究一点更前沿、更具实用性的项目。

这些研究员,经过三个月的休整,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身份。

他们已经接受了,自己是一名商业公司研究人员的现实。慢慢地脱离了过去,和现实脱节的纯理论研究的道路。开始摸索着,向实用研究的方向靠拢。

就这一点来说,萧强十分满意。

他也感到有些惭愧,自己天天忙着赚钱,说实话,也没给他们安排过什么任务。相反,倒是研究人员自己,知道在商业公司搞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也逐渐有了些紧迫感。他们在科系负责人的带领下,都主动对未来的研究项目,有了充分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的想法。这些思路,经过各临时项目负责人的内部讨论以后,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第一个讨论,在各学科负责人,向萧强的汇报中,顺利通过。

但令这些临时的科系负责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二个要讨论的内容!

这个讨论的主题,是对长长的科学仪器设备清单,进行筛选。

萧强让各个学科负责人们讨论的,就是从这一长溜清单中,将体积,和仪器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进行通盘考虑。以争取在有限的空间:初步假设为二十立方的体积内,装入最多、最重要的仪器!以达到最佳组合效果!

对这些研究员来说,这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以来,最为奇特的要求了!

他们从来没有尝试着,按照体积大小来进行分类的!还要根据仪器的重要性,进行排列组合,以拿出一个最优方案?

不同的仪器之间,如何将之共同组合在一起?

只考虑体积,不考虑材质、形状?

难道科学仪器是橡皮泥,想圆就圆,想方就方?

是不是老板打算在用完这些设备以后,把它们捏巴捏巴,揉在一起,就这么装在手提箱里带走?

学科负责人们面面相觑,都猜不透一向精明的老板,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

更加让他们感到,老板肯定是工作过度劳累,以至于神经错乱的,是在机械学科秦主任,委婉地表示:这个分类,是否可以缓几天,让大家集思广益之后,再列一个组合名单出来。结果被老板严厉地批评了一顿,还要求他们立即讨论,必须在今天之内,拿出一套最优方案来!

这样毫无科学根据的清单组合,让绝大多数研究员都是牢骚满腹。一致认为,目前老板最需要的,不是这个组合清单,而是休息!

可是他们就算有再多的牢骚,老板还是老板!

萧强的指令,他们只能无条件服从!

说起来,萧强之所以要这样做,也实在是被逼得没有办法。

就拿透射电镜来说,一个透射电镜,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工作台一般大小。它包括了电子光学部分、控制系统和电脑分析系统,全部加在一块,体积足足有将近两立方米!

而在清单中,诸如此类的大型研究设备,又岂是一件两件!

他想要把每一件仪器都全部重组出来,没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根本办不到!

为此,他明知让研究员们整理这份清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事情,可还是毫无理由地,就命令他们务必拿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虽然很多研究员都牢骚满腹。但是,他们还是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一直讨论到华灯初上,才拿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来。

萧强接过他们心血的结晶,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小心地揣进兜里。之后,他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公司同仁的欢迎宴会。在聚餐的时候,他有说有笑,思路清晰,谈笑风生,怎么也看不出头脑有问题的样子!他也没有再提起过,关于那份清单,以及这个组合的用处,似乎是已经遗忘了。

各科系的负责人,都十分纳闷。老板特意搞这样一套排列组合,是想要做什么用呢?

萧强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东京港仓库区。

因为,所有购买来的仪器,还有回收的旧投影机,都暂时存放在这里。

在该进行投影机对外发售的当天,他们就收回了近两千台旧式投影机。

当初投影机送到日本,考虑到单位价值高、供货速度要求快,都是租用的货机,从国内空运过来。

但此时再把这些投影机运回去,就完全没有必要浪费了。

当苏政询问他该如何处理,萧强随口就说,让苏政临时找一个仓库,暂时存放一下。等数量足够多了,用集装箱装船,一次性全运回去。

萧强没想到,苏政虽说没有再设法劝说扬科维奇等人了,但也始终没有放弃他们。

他利用这个机会,把扬科维奇他们所住的仓库,周围一片都租了下来。将回收来的旧投影机,作为一个壁垒。名为保护,实则是把杨克维奇他们隔离起来。

萧强也是事后才得知此事。

既然苏政不死心,萧强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投影机的数量毕竟有限,所占空间也不够大,苏政一次租用这么多仓库,反倒容易引起人怀疑。还不如再购买一些国内需求的生活用品,将四周的仓库塞满,带回国还能小赚一笔。这样做,别人只以为寰宇精打细算,对于其本来的目的,就不会有人注意到了。

对于萧强的建议,苏政深以为然,立刻去购买了很多彩电、冰箱之类的电器,将周围十多个仓库,全都装得满满当当。顺便,他还派田胜英,和两名安保队员常驻在仓库区。一边保护所有物资的安全,一边和杨科维奇他们套近乎。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萧强每天都会到仓库里去一趟,查点入库的旧投影机。

他从来都不去杨科维奇他们那边。每次一到仓库,就一头钻进库房里,挨个地点验着收回来的投影机。一个个数过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唉,只卖了十万日元,整整少了八十八万日元呀!

他就这样,像祥林嫂似的,反复叨念着这一句话。听到后来,所有人都听得发腻。只要看到萧强一来,包括小田在内,所有的安保队员们都赶紧躲得远远的,不是跑去和杨科维奇他们吹牛,就是假装在看风景,没有看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