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

重回初三 重回初三 13343 字 4个月前

静,鸦雀无声。

这个老师不好惹。

所有的学生都有个探测老师脾气的雷达。像生物老师,他也是一米八多高的男人,平时在课堂上也没有太弱气的表现,但上过一节课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可以“欺负”,所以在他的课上说话的人最多。

相反,这位数学老师就完全不同了。

“我姓徐。”数学老师温柔一笑,林美在心里说以后想看到数学老师冲他们笑估计就难了,今天是初次见面老师才这么温柔。

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串电话,告诉大家有问题在休息日也可以打给他,晚上十点前也可以打,十点后她要备课就不要打了。

徐老师用了一分钟做自我介绍,然后通知:“我知道你们下午有两节自习,我跟你们郑老师说过了,下午你们班和四班一起做一次摸底考试,两节课时间。题不难,都是基础题,我也不会记分,等改完后我再来讲卷子,那么现在开始上课。”

徐老师是省特级教师,经验丰富。林美的脑子就像一团乱麻,很多东西在她看过书后都隐约有了印象,自己看懂了会觉得“这不挺简单的吗?”,可不看她就真的只能跟题目大眼瞪小眼了。

听完徐教师一节课,竟然听得十分顺耳,所有她讲过的内容全都被梳理的清清楚楚的。

她从没觉得自己这么聪明!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没有跑过神。

不枉学校把她挖来啊。听说为了挖她,还解决了她老公的工作和她儿子的学籍问题,当然不能少一套房子。纺织厂家属院里直接给徐老师分了一套两室一厅,还由着她挑楼层和户型。

林美以前想得不多,现在看来小厂长是真的憋着劲要把附中的成绩给提上去。就是从他们这一届开始的。

第 5 章

数学卷子发下来,徐老师确实没算分,她用一晚上就改完了两个班一百多份的卷子。林美脑洞开歪,想要是算分肯定会花更多时间,不算分只需要判对错能省不少事,而且卷子一样的话批到后面就是机械记忆,速度会比改前面的更快。所以一个晚上改一百多份卷子才没有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徐老师的改卷速度还是让大家都倒抽一口冷气。

因为周四考试,周五早上的数学课就开始讲解了。

徐老师说:“这样你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确实深刻。

卷子虽然没算分,但题目上有分值。发下来后大家不免都会算一下自己到底得多少分。林美未能免俗,虽然卷子上的大红叉非常触目惊心,但大红对勾也不少。

她悄悄算出来这张卷她得了64分。

64分!

她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能靠自己看书考64分!

她绝对是天才!

林美心里美得直冒泡,浑身轻飘飘好像要飞起来。

徐老师讲课的思路很清晰,林美跟着她跑,把卷子通了一遍,发现上面有些地方徐老师直接写出了计算公式给她,这个老师真不错啊。

不错的徐老师在放学前让人抱来了两大摞卷子,发下去说:“周末做一做,我们周一讲。”然后用“你们很占便宜”的表情说,“这次就不考试了,回家自己定个表,按考试时间九十分钟,看看自己能做多少。尽量别翻书,这样你们自己也有个底,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

跟徐老师比,新来的英语老师不教他们这班,她教前头的一班和二班。分给他们班的英语老师还是原来熟悉的老师,看到高老师走进教室,班里哗的笑起来,自发的给高老师鼓起了掌。

高老师忍不住笑了,站在讲台上冲他们压压手,说:“我也想教你们,这下大家都如愿以偿了。好了,我们开始上课,把课本拿出来。”

开学的轻松很快过去,当作业越来越多,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学习节奏。

放学前,朱海使劲把书和卷子往书包里塞,最后提起来给林美看书包带:“看,又快断了。我妈说我的书包用得太费了。”

林美抱着书包跟她一起下楼,正好看到周罄的爸爸开车来接她。

比起林美过个马路就能回家,朱海还要坐四站公交车,“好羡慕啊,我爸都不知道来接我,他下午五点就下班了!”

林美拍拍她:“快去等车吧。”两人在路口分手,林美去等红绿灯。

回到家,林妈妈已经回来了,一见她进来就从厨房端出来一个热腾腾的盘子:“吃吃看,你姥姥包的粽子,你舅下午送来的。”说着就挟着粽子喂她。

林美就站在门口让她妈把这一个蜜枣粽给喂完了。

“好吃吗?”林妈妈问。

林美连连点头:“好吃,好吃。”

林妈妈转身进厨房:“那我再给你剥两个,还有放花生的吃不吃?”

姥姥包的粽子都有男人拳头大,林美跟胃里有个洞似的不知不觉吃了三个!当她发觉时第三个已经进肚子了!

林美端着碗傻眼了。粽子不但

包了蜜枣,还洒了一层白糖,吃的时候甜丝丝的!

她看表,七点二十了。她在晚上吃了三个沾白糖的大粽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为了减肥她已经坚持过午不食至少四年了!

她摸摸肚子,吃三个怎么不觉得撑呢?

林妈妈从厨房探出头:“你还饿不饿?我做了炸酱面,用你姥姥晒的酱做的。”

“我要!”林美火箭般冲进厨房。

她有45kg的好基础,一个晚上多吃点应该没问题。

姥姥晒得酱特别好吃,林妈妈放了很多肉馅炒香,还放了香菇丁、火腿丁和笋丁,擦了一盆黄瓜丝。林美又吃了一碗炸酱面,最后拿着根冰棍心满意足的去写作业了。

林妈妈最近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我闺女太辛苦了”,所以晚上十一点半,林美在写数学卷子,她想趁现在多巩固巩固,林妈妈轻轻进来说:“饿不饿?给你下碗方便面吧?我刚买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还有卤好的茶叶蛋。”

这时的康师傅还是很好吃的,林美一吃就吃出来了,现在康师傅的肉酱包里真的有肉,能吃出来,料也足。跟几年后完全不一样,现在煮出来是真好吃,几年后煮出来就是闻着香,吃着除了一个咸,吃不出别的味儿。

她吃了一碗方便面加一个林妈妈卤的茶叶蛋,写到十二点半,林妈妈进来死活不许她写了,让她去睡觉,“睡得晚长不高。”林妈妈严肃的说。

林美可是“先知”,她以后会长到一米六七呢,穿上高跟鞋能藐视同公司八成的男人。再说她都习惯凌晨两点睡觉了,现在睡觉“好早”。

不过,还是扛不过林妈妈,被林妈妈快手快脚的就把桌上的卷子和书给收起来了,“去刷牙睡觉!”林妈妈黑着脸说,“你再这样我生气了!你以前十点就睡了!”

林美辩解:“那我十点睡不学习啊,我现在不是学习嘛。”

“那以后就别学习了!”林妈妈。

妈你气糊涂了……

早上,林妈妈大概觉得昨天晚上太凶了,打击了闺女的积极性,特意在早餐桌上哄她:“妈不是不让你学,只是让你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是为了学习把身体搞坏了,妈妈多心疼啊。乖啊,咱不用学太多,学个差不多就行了。身体重要啊。”

然后给她规定每天必须十一点前睡觉。

林美没想到她努力上进一回还有这种阻力在,太意外了。

林妈妈是认真的,她在林美打算再战数学卷子的星期天拿出了一张电影片,引诱她去看电影。

“后勤你刘阿姨给我的,周星驰的《逃学威龙》,你看不看?”

连电影名都是这么的不和谐!

林妈妈拿出来的是两张:“你找同学一起去看啊。”

林美对林妈妈最近对她的“放纵”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林妈妈的“放纵”是全方位的,开玩笑道:“男同学也行?”

林妈妈的脸色一变,很若无其事的问她:“你认识男同学了?”

林美拉响警报,“我班上一半都是男同学啊。”

“别装傻!”林妈妈照她背上来了一巴掌,逼问:“说,是不是谈恋爱了?”

“没有!”林美举起手,“我对毛主席发誓!”一堆初中男生!谈个的恋爱!〒▽〒她已经有预感她会有一个何等惨淡的青春了。

明明以前还暗恋过五班的一个男孩,记忆中长得帅翻。可升旗那天她特意找这人,本来是打算发展一下校园恋情,她现在可不是以前等级1的小丫头了,她是披着小号皮的高玩啊!

= =……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当她发现她没有在五班男生里看到那个印象中是如此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帅哥时就知道:肯定有地方出了问题!

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她初恋(暗恋)的男生!这都怪她之前连打听下他的名字都不敢,害怕别人知道她的暗恋(= =)。就算偶尔听到也会赶紧清理记忆,装作完全没听过这个名字,最后结果就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

结果现在找人如此复杂!她都把五班(包括四班)的男生看过三遍了,还担心自己记错班级,最后终于圈定了一个貌似应该是的男生。

问题是这男生还远远不到帅翻的地步。但她听朱海说:“五班的图海好帅啊,名字都这么特别!听说他是少数民族!考试可以加分!”

林美终于把这个“风云人物”跟自己记忆中的人对上号了。

要知道,一个特别的名字加据说是少数民族这两样与众不同的特点,足以让这个男生登上校草的宝座。

只要这个男生不是太挫,学习再好那么一点点(人家是五班的学习委员),后面这条就足够他金光闪闪了。

最后,他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他有一头比旁人发色浅的棕黑发。

这些加到一起,构成了林美回忆里帅翻的美少年。

林美:= =……记忆有美化效果,科学诚不欺吾也。

林美用斩钉截铁的态度打消了林妈妈的怀疑,并立刻当着她的面打电话约人看电影。她打给周罄,看,女生哦!

她猜周罄有可能没空,所以打算如果周罄不去,她就约朱海。

她跟周罄这一周都没说上话,唉……

谁料周罄问过她爸爸后说:“我爸爸让我去,那我去找你啊。”周罄的声音都要快乐的飞起来了,看来周末能放松下去看电影真是很难得的事啊。

两人约在电影院见面,林美带了两罐可乐,想着到时一人一罐。结果周罄带了两罐芒果汁和两包巧克力,一来就塞给林美说:“我爸让我带的。”

林美拿出票,两人走进电影院。

周星驰的搞笑功力不是盖的,哪怕这片林美看过不止一次,重新看依旧笑翻天。周罄笑起来居然是像小鸡子叫一样的咯咯声,林美被周罄的笑声逗笑不止一回,听她笑好像被人咯吱痒痒一样。

出来后已经快六点了,林美看到影院外卖烤羊肉串的已经出摊了,拉着周罄过去:“你吃不吃?”

周罄掏出十块钱:“我请你吧,你请我看电影。”

“电影票是我妈单位发的。”林美说。

最后周罄坚持请了她一瓶汽水。两人带的饮料在里面都喝光了。

周一去上学,学校也有志一同的决定丰富下他们的学习生活。

“运动会?!”林美听上面小厂长说,升旗台下一片哀号。

九月要开运动会。其实每年都有,不过没谁特意去记。何况开运动会就意味着要参加项目,又累又难受。

林美整个人都不好了。回到教室,她对朱海说:“不是小学生才开运动会吗?”

朱海说:“每年都有。”

林美也想起来了,她只是想挣扎一下。

郑老师也特意在下课前提了一下,要求大家认真对待,体育分也是很重要的!

“今后下课没事就去操场上练练,你们体育马老师在操场上划了立定跳远和铅球的线,都去练练,别在体育上丢分!”郑老师说。

郑凯和梅露加体育委员也开始“动员”大家报项目。先让小组长记一下大家都要报什么,再汇总到体育委员这里,讨论之后就要报上去了。

小组长问林美:“你报什么?每人两项。”

“立定跳远和铅球。”林美。

小组长很怀疑的打量她:“我记得上回你就跳了一米一吧?扔铅球,你行吗?”细胳膊细腿的不像大力士啊。

“重在参与嘛。”林美说,她还不记得自己上次体育课跳一米一呢(毕竟已经long long ago了)。

朱海小声问她:“你怎么会报这两项?”

“省劲。”林美也小声回答。

朱海站起来奔她的小组长去了,回来后告诉她:“我也改了,跟你一样。”

“你原来报什么?”林美。

“报了个五十米的接力。”朱海以前觉得跑五十米比跑一百米省劲,听林美一说才发现,不跑更省劲。

要开运动会了,马老师就要求他们下次体育课穿校服来了。

林美把校服找出来准备穿之前洗一下。

附中的校服属于近水楼台的性质,又有合作的制衣厂,质量是杠杠的,价格也是相当实惠的。

样子是极为难看的!

校服是深蓝色——耐脏。

背后有巴掌大的白字——纺织附中。

林美这个更加难看,她试了下上衣,照镜子简直就像套了个麻袋!下摆都到膝盖了!

林妈妈中午下班回来后说:“校服啊,当时订的时候价格一样,就要了最大号的。”

最大号,xxl。

林美内牛,在她最胖的时候倒是穿xxl,不过现在的体重都能塞进s号里了。

为什么还要穿xxl?!

林美想穿s的!

她跟林妈妈说:“我想再买一套小点的。”虽然有点浪费钱。

“买呗,看你们学校有没有。”林妈妈很开明。

有是肯定有,今年新生才入学,校服是大大的有。

林美直接揣上钱找到了校办公室的老师,一个她从来没注意过的女老师一边掏钥匙一边说:“我记得你是三年级的吧?”

林美惊讶的发现原来哪怕是她不认识的学校老师也有可能记得她这个学生。顿时有点小激动。

女老师带她去仓库拿校服,问她:“以前的呢?”

林美张口就来:“晒的时候挂到一个铁钉撕了个大口子,我妈说不用补了,买个新的。”

女老师在仓库里翻校服,就堆在墙角,“你要多大号的?”

“小号的。”林美幸福的说。

女老师给她翻出来三套:“试试吧,看看有没有坏的地方。”

林美只试上衣,果然无比的合身!

林美幸福的立刻拍板说:“就要这件了!”

女老师摇头,亲手拿过来帮她检查:“买到坏的回去你妈该生气了。”

女老师把三套都给拆开,从裤缝到线头都检查一遍后递给她一套:“就这个吧。”

出去登记收钱。

“你们那时候一套是五十一,今年的便宜,四十七。来,签字。”女老师把笔给她,指着表格说。在林美签字的上面全是歪歪扭扭的一年级生签的名字。林美被编进了一年六班= =。

她带着新校服回班,朱海好奇的说:“你干嘛去了?”

林美把校服打开给她看,一年级的比她们的旧校服漂亮一咪咪,在胳膊和腿上都有两条白道。

“不错啊。”朱海说,“你干嘛又买一套?”

“以前的坏了。”林美说。

下午,朱海带钱也跟她一样买了一套。过了几天跟她说:“我原来那套让我爸拿去穿了,他还天天穿去上班,我妈说他穿着精神。”

林美回去给林妈妈一学,林妈妈就把她的旧校服包去给舅舅了。

“你舅妈可高兴了!说你舅舅不穿了还能让涛涛穿。”林妈妈说。

“用不着吧……”林美拿舅妈这劲真是没办法。

第 6 章

放学后,林美和朱海、周罄走出校门,一个穿着附中校服的男孩站在校门口,远远的就冲林美招手跑过来:“姐,我姑说你快放学了叫我来接你!”

“涛涛。”林美叫他,朱海说:“他就是你表弟吧?”

林美的表弟叫陶涛,比她小八个月。当时表弟刚生下来,林美舅舅突然灵光一闪,认为“陶涛”这个名字集天地之灵气,而且还特别顺耳,大名小名都能叫。就决定叫陶涛了。

陶涛他外公也给起了一个,叫陶红志。又红又专,志向远大。被舅舅毫不留情的给毙了。

“姐姐好。”陶涛嘴特甜的管朱海和周罄都叫姐还问好,朱海和周罄赶紧跟林美说:“林美我们走了啊。”然后被吓跑了。

林美不禁感叹大家此时还是很纯情的。

陶涛混不在意,对林美说:“姐,我帮你拿书包。”

他潇洒的提起书包带往背上一甩,林美心惊胆战的说:“小心!带子快断了!”

红绿灯变了,陶涛拉着林美一路狂奔穿过马路。林美的心脏都快跑出来了,过了马路赶紧把手给甩开不让他拉了,自己慢慢走,说:“你学校怎么这时候休息?”今天才周三。

陶涛小时候有两次机会跟林美同校,但都无奈含恨。

第一次是陶涛该上小学了。那时舅舅已经投奔了资本主义的怀抱,不算纺织厂的职工了。跟小厂长敞开校门欢迎大家来上学不同,附小的校长最讨厌外来学生,他要求入校的必须是“在职职工”的孩子。

像舅舅这种就不合格。舅舅拿着一大摞照片啊户口本啊带着儿子和钱去报名,第一关就被刷下来了。舅舅当时正是牛气冲天的时候,一恼,我们不稀罕在这儿上了!跟着就把陶涛给办到了离家二里地的试验小学。

试验小学实行双语教学,陶涛入学一周后见林美都是:“how are you”,林美陪他玩了半年“怎么老是你?”的游戏后腻了,不管陶涛怎么闹腾都不陪他玩了,于是陶涛转头找舅舅和舅妈继续玩,一直到他小学二年级后才罢休。

到了陶涛该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成绩让舅舅十分没有信心,想着附中属于不管考多烂都能让子弟入学的中学,就再次找上门来。

小厂长自然是欢迎的,当然,要收三千块钱。毕竟舅舅已经不是本厂职工了嘛,不能享受本厂子弟的待遇。

——不过交钱后可以恢复待遇。

在人均工资八百的时候,三千块,不是一笔小数目。舅妈当时一听就倒抽一口冷气,“我们不上了!”最后把陶涛给塞进了一所体育中学。陶涛进去后不到一个月就学会了喝啤酒,过年还能跟舅舅碰几杯白的。

舅舅觉得自己儿子特别男人,舅妈觉得陶涛穿衣服特别费,带到学校的衣服脏得都洗不出颜色来,还老丢,有时还会在陶涛的衣服里看到不认识的,不知道是他哪个同学的。林妈妈觉得陶涛这孩子快被他父母给毁了,所以陶涛只要放假就会被林妈妈叫过来吃饭,顺便关心一下。

“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让我们提前回来,下周就不放假了。”陶涛说,他的学校是住校式的,每周末放学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