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荆王诡异,严防死守

摄政王妃 叶阳岚 6748 字 4个月前

明乐闭上眼,缓缓的吐出一口气。

重新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目光依旧清澈明亮,映着殿外新射进来的阳光,闪动着夺目的光彩。

那一张倾城绝艳的脸庞,仿佛只在这一瞬间便是美到了极致,刺的人眼睛生疼。

她回头朝孝宗看去,微笑问道:“皇上确定,是要现在就将我就地格杀吗?”

孝宗双手按在桌案之上,想要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视线一瞬不瞬的落在明乐脸上,目光之中带着锐利的刀锋,情绪翻卷,波涛汹涌间似乎想要就此吞噬了一切一般。

“不能!不能啊皇上!”那御史台的官员跌跌撞撞的跑进来,扑倒在地,面无血色的大声哀求,“皇上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千万不能让殷王妃有事,现在一定不能动殷王妃啊!”

谁都知道,这殷王妃是殷王的眼珠子,早前还没成婚的时候,殷王就为了她和孝宗闹的水火不容。

那个时候他人在京城,手上兵权被夺都尚且敢于如此。

更别提如今,手上重兵在握。

殷王妃若是有什么闪失,眼下的这一场干戈就难以避免。

尤其内战还不比两国之间,双方各自的势力都同时盘踞一地,真要起了战事,战况必定万般凶险。

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和殷王短兵相接,如有可能还是各退一步,当然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好。

更何况经过前段时间殷王失踪的事情一闹,整个京城沸沸扬扬的,背地里的万民百姓对孝宗也颇多议论和猜忌。

哪怕宋灏起兵再怎么样的大逆不道,有这一层舆论冲击,也能相对的抵消不少其中的负面影响。

如若这个时候殷王妃再有什么闪失,那孝宗才是真的被置于不仁不义的境地,有理都说不清楚了。

“殷王反了?”孝宗瞪了明乐半晌,最后却是怒极反笑,“他没有死?你们之间一直都有联系?所以时至今日,宫里宫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从头到尾都是你们设计好,里应外合给朕的下马威是吗?”

怪不得易明乐这个丫头如此这般的有恃无恐。

两个日夜之内,她翻手为云覆手雨,将他的整个朝堂后宫搅和的天翻地覆。

纪红纱被借刀杀人,断了他在大兴方面的指望。

易明心被引入瓮,作茧自缚,从而让唯一有继承权的四皇子落到了明乐的手上。

最后是柳妃的老底被掀开,让他在朝臣之前颜面大损,活脱脱的成了一个笑话。

“这话我早就对你说过,是你一意孤行,非要置他于死地的。”明乐淡淡说道,“而且这段时间,无论是京城还皇宫里发生的一切能怪我吗?从头到尾我做过什么吗?若不是你和你的那些女人各怀鬼胎一心只想着害人,这些事就不会发生。所以,不是我太高明,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们自作自受,惹祸上身。”

孝宗用力的咬着后槽牙,这个时候,虽然他很想要破口大骂,但却也知道于事无补——

与其去做无用功,不如省省力气的好。

沉默片刻,孝宗终是理智的一抬手挥退了侍卫,然后目光阴沉对那御史台的信使问道:“殷王起兵?他哪里来的兵?”

“这个——”那官员一阵的为难,“是楚州刺史的密报,六日之前从楚州秘密递送出来,微臣也是刚刚才收到。可能是事出突然,密报之中也是言辞闪烁,只说是有人发现有大批军队在楚州附近一处山谷集结,并且前段时间已经秘密朝京城的方向压进了。想必——想必——”

那官员说着就是欲言又止的住了口,拿眼角的余光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下孝宗的脸色,然后才继续揣测道:“想必是在等眼下的这个时机吧!”

宋灏起兵,若不想遭人非议,就势必需要寻找合适的契机,找一个名正言顺可被世人接受的理由。

此时——

正是最好的时机。

一则姜太后遇刺,生死未卜;二则就是京城各种留言满天飞,朝臣百姓都对孝宗猜疑的厉害。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他都就瞬间占了大半。

“他倒是沉得住气!”孝宗冷笑,想通了这重关系,他反而不急了。

现在他更需要确定的是,宋灏到底只是虚张声势,还是手里真的握有兵权供他驱策。

靠回椅背上揉着太阳穴缓了口气,然后孝宗就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猛地睁开眼,不可置信的看向明乐道:“楚州和南疆离不了多远,殷王手里所谓的兵权难道是——”

那官员闻言也是一惊,满脸的惶恐之色。

南疆那里之前消失掉的军队足有三十万,凭空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本就跟升天遁地了一般,若说他们不是葬身火海都叫人觉得难以相信。

如果殷王手里的真是那部分兵权,那么整个事件联系起来就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有人想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又有人救他们逃出生天,这一来一去之间,皇上觉得呢?”明乐说道,既不承认也不

否认。

却也正是这副模棱两可的语气就更叫人心里没底。

孝宗心里虽然不信有人竟然会有这样瞒天过海的本事,可是这段时间以来明乐也的确是给过他太多的意外,这件事也由不得他不信。

“所以呢?他现在是要做什么?”孝宗问道。

“没什么,只是担心皇上的身体,想要替您分忧,让您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罢了。”明乐微微一笑,语气平和道,“皇上现在的身体状况可是十分的不容乐观,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您不觉得四皇子已经长大了吗?”

当着外人的面,明乐的话已经算是客气,特意的隐晦了几分。

孝宗的脸色阴沉的越发可怕,紧绷着唇角不说话。

“看来皇上是真的累了,我好像也不该继续打扰了。”明乐也不介意,主动说道,“现在宫里乱的很,皇上你又身体抱恙,四皇子那里就不用担心了,我会替你照顾好的!”

说着就一勾唇角露出个笑容,转身径自往外走去。

孝宗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她的背影,似乎想要在她的背后戳出一个洞。

但终究,也还是无可奈何罢了!

“来人!”孝宗开口说道,“给朕好好的送殷王妃回府,这几日京城内外都乱的很,殷王不在京城,你们一定要把殷王妃保护好,若是会有一丝一毫的差池,朕就摘了你们的脑袋!听明白了吗?”

“是,皇上!”侍卫们领命,丝毫都不敢怠慢。

明乐的步子一顿,回头又远远的看了孝宗一眼。

“老五一心一意的替朕着想,朕自然也不能薄待了你的。”孝宗说道,语气冰冷而带着恐吓威胁的意思。

说到底,也就是变相的软禁罢了。

“皇上真是有心了。”明乐淡淡说道,竟然丝毫也没有准备抗衡,转身被一众数十名侍卫密不透风的拥簇着往外走。

孝宗的目光依旧一动不动的看着她的背影,神色阴郁。

御史台的那位传信的官员看着他的脸色,额上冷汗直流,试探着开口道:“皇上,殷王那里要如何处理?如果楚州密报的事情属实的话,那么大概用不了几日,殷王就会带兵直抵盛京了。”

“去给朕传平阳侯,还有虎威大营的赵将军进宫见朕。”孝宗吩咐道,每一个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是!是!”那官员应道,连忙起身退了出去,走的时候双腿还在隐隐的打颤,几乎要站不稳。

这边明乐刚才从御书房出来,对面就刚好迎着纪浩禹和长平走过来。

看到她身边重甲护卫的情形,纪浩禹的眉毛难得的高高挑起,咝咝的抽了口气。

“王妃!”长平皱眉,快走两步迎上去。

侍卫们都知道她的身份,故而也未阻拦。

长平走过去,抓住明乐的手,神色略有几分紧张的看着她。

“还好吗?”明乐笑笑。

“嗯,奴婢没事!”长平回道,说着就扭头看了眼人群之外的纪浩禹,“多亏了有荆王殿下帮忙周旋,事情很顺利,没出什么差错。”

“那就好!”明乐点头,也隔着人群遥遥的看了外围的纪浩禹一眼,道:“荆王殿下,您若是还要继续在盛京滞留的话,后面几日我府上可能不方便招待您了,还是请您移步去驿馆吧!”

孝宗勒令封锁殷王府,就一定不会再让纪浩禹随便出入。

“看到王妃平安,本王就放心了,至于要住在哪里,都没什么关系。”纪浩禹神态悠然的仰头慢慢吐着气,无论是神情和语气都与他平时的作风再契合不过,可是在外人看来,不知怎的,都总能听出一点言不由衷的意思在里头。

孝宗的软禁能算个什么事儿?也值得他特意进宫来一趟吗?

想来自己还是被这个丫头耍了。

难道——

她是察觉到了什么吗?

纪浩禹的唇角依旧含笑,整个脸上的表情随意又完美的无懈可击,深深深深的又看了明乐一眼。

明乐弯起唇角和他略一点头,就继续举步朝前行去,在重甲护卫之下浩浩荡荡的往宫门的方向走去。

当天她前脚刚一回王府,后面孝宗紧赶着就又派了一支两千人的御林军,协同之前随她回府的侍卫把整个殷王府团团围困了起来。

“王妃,您可是回来了,奴才都要急死了。”周管家在大门口迎到明乐归来,终于松了口气,但是再一看她身后跟来的大批御林军就又把眉头拧的死紧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