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板栗 2616 字 4个月前

打算的好好的两人行变成了四人行,多出的两个还是需要时刻看顾的小孩子,秦书稍微有那么些不大情愿,抱着秦尧抓着他胖胖的小白手不住抱怨,连带着逛街市也没了什么兴致。

颜如玉却不大在意,抱着如心看得津津有味,西北毕竟不同于燕京,街道宽阔,建筑高大,就连没了飞檐斗拱的楼台也显得格外清爽利落,虽然处于战后百废待兴的阶段,街上也依旧十分热闹。

不仅仅是繁华,燕京的繁华总是带着些浮华,很容易令人想起一个词儿来,销金窟或者是温柔乡,带着浮糜的脂粉气,但是西北的繁华却不同,看上去更像是热闹,那种淳朴的,热情的,带着生活气息的热闹,让人觉得很安心。

秦书在前,偶尔遇见个熟识的,说两句家常话,说得也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只是短短的一个招呼,然后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颜如玉终于意识到不一样在哪里:在这里,没有三六九等,或者说,即使有,也未必那样明显。

酒楼的老板会将客人剩下干净的饭菜留给街边的乞丐,贫民布衣能自若地和他们的将军打招呼,不用卑躬屈膝,街边的小贩不像燕京那样会察言观色,即使遇上衣衫褴褛的主顾,他们也不会露出丝毫不耐。

平和,安宁而又温厚的一座城,让人时刻感受到被尊重,虚伪和狡诈,世俗与圆滑都不属于这里。

这座城,像秦书,又或者是说,秦书很像这座城。不知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深受这座城影响,秦书与四方城之间,是如此的和谐。

“嗳,是小将军,这抱着的,是咱的小小将军?”路边摊的老伯大声问,说着过去仔细打量秦尧。

秦书笑着不知道说了什么,身旁围了一圈的人,男女老少都有,七嘴八舌的,一会儿夸秦尧,一会儿夸秦书。秦书隔着人群望过来,眼神搜寻到颜如玉,使了一个颇无奈的眼神,颜如玉遥遥一笑,举着如心的小手冲他挥了挥。

心里也在笑,都二十过半的人了,还是被人叫做小将军。

有细心的人寻着秦书的目光看过去,不期然看到颜如玉抱着如心,年少的姑娘看红了脸,年长的妇人连连称赞,这公子好生俊俏!连带着年迈的大伯都忍不住称了一句,当真是风采折人,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饶是颜如玉也有些不好意思,大街上被一圈人围着品头论足,虽是称赞,但也不免过于热情了。

费了好大的劲儿这才摆脱了热情的乡亲,两个小孩子正是刚刚学会走路,偶尔牵着两人走几步,玩得也算高兴,到了半下午,两人累了,开始昏昏欲睡,正好遇见出来采买的管家,秦书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将秦尧如心往管家手里一放,转身便走。

颜如玉不放心,秦书却不大在意,管家在秦家多少年了,小时候他自己就是被管家看着长大的。“放心,丢不了,终于打发了两个小的,走走走,带你去逛。”

颜如玉失笑:“那可是你亲骨肉,怎的如此……”

说话间秦书牵了颜如玉的手,人来人往的街上,颜如玉像是被烫了一般,赶紧挥开,左右看看无人注意,咳一声斥道:“大街上拉拉扯扯像个什么样子?”

秦书由着他,但笑不语,也不知道从前他那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论调是怎样扯出来的,明明就只是做个风流的样子而已,骨子里却正经固执得很,更难得的是,大家伙儿居然还都被他这个模样给骗过去了。

颜如玉走在前面,秦书跟在后面,四方城的东西和燕京丝毫不一样,燕京都是些精巧的小玩意儿,胭脂水粉什么的,这里却不是,秦书一一指着,小声说给颜如玉听。

这是鹿皮,那一张应该是放了有两年了,不能要;这是狼骨做得骨笛,有人能用它驭狼……

颜如玉从前在书上看过,转脸问秦书:“驭狼,你也会吗?”

难得能在颜如玉面前显摆一下,秦书乐不可支:“你以为人人都会的吗?我不会,不过军中有将士会,哪日有了空让你见识见识,甚至有人可以驾驭整个儿狼群呢。”

“真的?”

“嗯,不过听说要用狼王的骨头,我也没有真正见过,狼王的骨头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颜如玉十分想看,但是又不想让秦书看轻了去,遂没说,放下心神接着看东西,看了一会儿发现摊上尽是些动物皮毛,或者是各色弯刀匕首,也不知道摊主是个什么模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