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板栗 1957 字 4个月前

这世界上很多不可思议甚至可以称之为诡异的事情,眼前的这一人一鹿尤甚,秦书默默感概。

不久齐钟那边回了信,信是韩承信执笔代写,一条一分析利弊,言明议和可换得百年安宁,但会像以前那样埋下祸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番分析之后,到底是议和或者继续战还是交给秦书决定。

“远舟你看呢?”颜如玉无所事事,正在灯下画一幅画,秦书将信递给他示意他看,颜如玉瞄了两眼笑道:“你不都已经在心底做好选择了?还问我作什么?”

秦书觉得十分棘手:“历来都是这般,打仗,议和,休养生息后卷土重来,这次议和,能为我大梁带来多少年的和平呢?”

颜如玉心底隐隐有个想法,索性将画了一半的画扔在一旁:“先生不也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是赶尽杀绝……”

秦书连连摆手:“不不不,绝对不能赶尽杀绝,有违天理,何况女人老弱亦是无辜,屠戮只会让双方仇怨结得更深。”

颜如玉似是想要长谈,斟了茶水,手指在桌上敲了一会儿:”议和已成定局,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怎么能让议和发挥更大的效力,只要汉人与草原人之间的分异尚在,就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停止征战。”

“正是如此,不仅汉人想要安定与和平,草原人也是一样,他们觊觎中原的丰饶,想要入主中原,这永远都不会改变。”秦书叹了一口气。

所有人都在追求公平,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公平,所以才会有不停的争斗。秦书不自觉地出了声:“也许等有朝一日,大家不分草原人与汉人,才能真正的和平起来……”

颜如玉好像被触动了脑中某一点:“你方才说什么?”

秦书重复了一遍:“我说要真正的和平,非要等……”

“不分草原人与汉人?”颜如玉忽然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篇策论,那是科举改制之前,他爹写过的一篇策论,写之前颜夫人曾经有意无意说过那么几句话。

秦书没发现颜如玉异常,继续接口:“这何等困难?且不说草原与我汉人生活习性不同,风俗观念不同,言语不通,而且道德伦理观念也有所出入……”

比方说婚俗,在草原上,哥哥去世,弟弟娶嫂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父亲去世之后,儿子也可以娶名义上的母亲,圣人所言的温良恭俭让他们更是半点儿不放在心上……

消除隔阂是何等的艰难。

颜如玉脑中隐约有个大概:“如此说的话,倒是有个法子,只是这法子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花得时间也可能会很长……”

秦书觉得时间长短没有问题,听居然有法子,面色一下轻松不少:“什么法子,你且说来听听,时间长些没有关系。”

颜如玉薄唇轻启:“教化,朝夕数载不可为,少则一百年,多则两百年,甚至三百年。”

“教化?”什么样的教化?一百年都还不够么?

颜如玉斟酌着解释:“不单单是教育,教他们识汉字,说汉话,明白汉人的信仰与礼仪,最最重要的,你应该知道,历史之上两国邦交最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