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板栗 2869 字 4个月前

百里璟那一道诏书下去,不仅秦老将军如临大敌,整个朝堂都隐隐有些不安,心底都猜测着是不是要变天了,因此人人自危,颇紧张了一段时间,但也只能观望着,静待秦老将军回朝。

转眼间初夏已临,绿风暖人,燕京桃红柳绿,风景如画,街上行人也都换了薄衫,少年士族子弟打马而过,呼朋唤友,风流俊秀,不知捎带走了街上多少姑娘的春心。

燕京的公子哥儿数不胜数,个个均是人中龙凤,诗书满腹,一个赛一个的风流才子,但若是论起个中翘楚,有一人当仁不让,识得的,不识得的,都会竖起拇指赞一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颜右相家的大公子,人人称道的大梁公子第一人,名字唤作颜如玉。

颜如玉是颜相的独子,真真正正的大家公子,门楣高得很,别的不说,单说近几十年,颜家三代接连为相,这门楣,放眼整个大梁,除了皇室百里家,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若仅仅是门楣高一些也就罢了,颜家书香门第,文官世家,状元郎一个挨着一个的出,颜如玉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真真正正当得起四个字:惊才绝艳。

是以燕京读书人中间流传有一句话,赞的就是颜如玉: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颜远舟。

颜远舟是颜大公子的字,颜如玉受欢迎的程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颜夫人和颜相将颜如玉这唯一的儿子教得极好,无一丝纨绔之气,才倾八方,年纪轻轻便是御前一品侍郎,名扬四海,每每说起这个,颜夫人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颜相教子有方,颜夫人巾帼不让须眉,更是功不可没,识得颜夫人的,也都竖着拇指夸一句:当世奇女子也。

说来这里还有一桩陈年的往事,当年颜相追妻的事迹,可是闹了整个儿江湖,现今说书的先生说起,依旧还是津津乐道。

颜夫人与颜相既不是门当户对,也不是青梅竹马,当年的颜夫人,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贼。

是的,就是贼。

用颜夫人的话说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能做到天下第一,那也是本事!

不才颜夫人正是这个天下第一的贼,闺名唤作杜婉婉,当年她偷遍天下,觉得好玩,溜进了颜府,偷了颜家的东西,那时候还不是丞相的颜泽成,千里追还,两人一来一去的,竟也成了一桩奇缘。

颜如玉的名字也是颜夫人力排众议给取的,取自一句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名字着实取得很不错,可是放在男孩子身上,就有些不大对味儿。

小时候颜如玉因着这个名字,不知道受了多少同龄孩子背后的指摘,好好的男孩子,怎的取了个女孩子的名?

后来因此颜如玉还退了太学,王公贵族子弟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去的地方,他说不去就不去了,颜相也由着他。

那个时候颜如玉还会因名字哭闹,颜夫人手一挥,他爱怎么闹怎么闹。等到他再大些,颜如玉发现,只要自己的拳头够硬,这些事情解决起来简直太容易了,于是颜如玉又死命练就了一身的功夫。

是以今日的颜如玉,满肚子的墨水儿好不说,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随便往那里一站,风采折人,就是一段好风景。

等到十六岁加冠的时候,颜丞相给取了个字,唤作远舟,这才稍稍弥补了颜如玉名字的痛处。

但凡不涉及他自己的名字,颜大公子的脾气也算还不错,可是但凡涉及到颜如玉这个名字,脾气就不怎么好了,管你老少,一准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朝堂的同僚们,都唤一句颜公子,或者远舟,颜如玉这三个字是万万唤不得的,若是谁唤了这名字,都要倒霉好几天的。

这一日难得清闲,颜如玉也没往外头跑,在书房懒懒坐在颜相对面,手里握了一把白玉骨的折扇,正认认真真听颜相说话。

颜泽成脸色不大好,说是秦将军不日便到燕京,百里璟不知打得什么主意,还是小心些为好,别和秦家牵扯过多,免得蹚了浑水,到时候又少不得要麻烦。

颜如玉难得一本正经听着,点了点头:“爹放心,我晓得。”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来,只在转身出书房的时候挑了一挑嘴角,冷冷的。

颜泽成想起从前年轻的时候,还同秦恒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交情,如今一晃居然这么多年就过去了,抚了抚自己的额角,几不可闻叹了一口气。

大梁开国近两百年,昔日开国的文官武将,辞官的辞官,归隐的归隐,现在数一数,朝中也不过只剩了三姓,秦,颜,宋。

宋家现在朝中只剩宋谏官一个人,掌管着御史台,负责弹劾百官,谏正国事,可他现在年事已高,御史台上下像是个空架子,并不时常干预国事,加之宋谏官再过两年便可辞官归田,子孙也俱无意仕途,自然不足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