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

玉体横陈 梅毅 3083 字 4个月前

文士高乾和等十一人刊定《五经》诸史的情景。

每天早晨,我都会把这幅画的摹本拿出来,焚香净手,展卷细看:

多么奇妙的水墨着色啊,多么让人玩味不已的情景。横卷图画中,卷首画一少年侧立,捧经书阅读,神态逼真;接下去,一个学者坐在椅上执笔书写,有侍从二人托纸砚伺候;一人执书卷,身后女侍二人,聚精会神。再往下看,榻上的二人正在书写,一个学者转身与一个抚琴人对话,似乎他们在赏鉴、谈论书写者的隶书水平。这几个画卷主人公的神情,都非常生动,而杨子华在细节方面的描摹,具尽精微,让人慨叹不已。榻后,有女侍二人,面容恭谨。从她们侍立的姿势,能看出她们是刚刚入宫的新宫人。榻侧,还有三个女侍各手持几、琴、壶站立,看似无序啮立,实则有序不紊。似乎她们刚刚轮换了位置,裙裾还在摇曳晃动,顾盼生姿。卷尾处,画有二马,一灰一黑。此外,卷尾所画照看马匹的奚官三人,一人拱手执鞭,二人牵马。他们的相貌,古怪硬朗,明显与汉人有别。

如此细劲流动、简易标美的风格,世间只有我们大北齐杨子华能为。作为丹青妙手,他曾画马于皇宫内壁。据传,壁马常常在夜间啮蹄长鸣,伴有阵阵饮水食草之声。他还曾在纸上画龙,飞腾舞爪,气势通天。卷舒画卷时,宫人都说有云萦绕,画龙掉尾将出……每次,我询问杨大人这些传说是否是真,他均笑而不答。

我的九叔皇帝高湛非常喜欢他的画,一直命令他在禁中作画。没有诏令,杨大人不得为外人作画。我能和他学习绘画,还是沾了我宗室身份的光。常人也好,贵官也好,皇帝有禁令,对他的画皆不得有所索求。一般人和他切磋画艺,更是痴心妄想。

五 骨肉相煎(2)

我本人最喜欢杨子华笔下的人物画。相比前人,他所画的人物形神秀润,衣带飘飘,妍质相渗,总给人以要从画中步出的幻觉。他的勾勒,堪比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循环入扣。而且,他所画人物,设色浓厚,晕染神妙。展卷观之,高雅飘忽之感,扑面而来,绝对是千古逸品。

此外,常常到我王府中做客的,还有一个叫王子冲的棋艺大师。他的围棋行子,超然不群,如有神助。与杨子华一道,王子冲在北齐被人称为“二绝”。

世间流传的书画真迹,越来越稀少。南朝的梁武帝末期,大概是太清二年1,南朝遭侯景之乱,精贵书画被焚毁数百函之多。后来,西贼(指西魏)攻破江陵时2,梁元帝萧绎亲自点火,焚毁了书画和典籍二十四万卷。西贼大将军于谨的士兵从煨灰中拾取,仅得四千余件书画。相比之下,我们大北齐的藏画,其实相比南朝更要少得多,绝大多数还是魏朝孝文帝时代所积攒的一部分遗留物。

“二绝”高人,一时间都能在我府邸出现。乐曲声中,我们弈棋、吹笛,谈论画技,切磋棋艺。可以想象,我的生活是多么高雅不俗。

但是,对于和士开和大人,我还是要巴结的。无他,我就活不了。

和大人,乃当今皇上、我九叔的王府旧人,一直受宠非常。前日,其母刘氏去世,从来不哭的九叔皇帝闻而悲惋,泪下沾襟,派遣武卫将军吕芬亲率禁卫军去护丧。吕将军本人受命昼夜服侍和大人,待其成服后方返还皇宫。和大人入宫之日,皇上亲遣人以犊车迎入禁内。相见之时,皇帝亲握其手,怆恻下泣,劝谕良久。我九叔皇帝当然不会允许和大人归家丁忧守丧,他马上下令并其诸弟四人,一同进宫。如此亲重的表示,谁都能见出和大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和大人自有和大人的过人之处。我九叔皇帝患有气疾,只要饮酒过度,就会大发作一次。和大人为此常常谏劝,皇帝不以为意。一次,皇帝与群臣宴饮,气疾大发,仍然举杯狂饮。见此状,和大人跪伏于地,潸然泪下,欷歔不能自胜。其情其景,谁也不能怀疑他对皇帝的忠心和虔诚。

皇帝感动,声音颤抖地说道:“爱卿此举,乃不言之谏!”此后,为报和大人忠诚,皇帝好久都没有饮酒。

当然,和大人不能算得上真正的忠臣。他的言辞容止,极其鄙亵。而且,长久以来,他夜以继日逗留在皇宫内院,与皇上玩乐不休,无复君臣之礼。

一次,为皇帝奏琵琶后,我亲耳听到他对皇上慨然说:“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又有何异!陛下应该珍稀少壮之年,恣意作乐,纵横行之!能得真快乐、大快乐,哪怕就是一日,也快活敌千年!至于国事,交付大臣去办,陛下不要自己操心,伏案勤苦,非帝王所为。”

皇帝闻言大悦,连称:“和大人爱惜我!”他下诏,一次就赏和士开千匹锦帛。

自此之后,皇帝大小事务,均委任外臣,他自己三四天才视一次朝。每次上朝,只签画几个字而已,根本不和大臣商讨国是。须臾之间,我九叔就罢朝退归后宫玩耍。

还有,我们北齐有一个众人皆知的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和大人与胡皇后关系密切,超出一般的密切!

胡皇后喜欢握槊

的游戏,皇帝就让和士开教胡皇后学习握槊这种棋艺。和士开和大人风流倜傥,相貌堂堂,胡皇后一见倾心。

二人之事,举朝皆知。至于我的九叔皇帝心中知道不知道,天才知道。

如此天地君臣一家春,别人从来不敢置喙。可我倒霉的大哥、河南王高孝瑜,自恃宗室尊亲,大庭广众之下,劝谏我的九叔皇帝:

“皇后至尊,母仪天下,岂可与臣下握槊接手!”

当时,我就发现和士开和九叔皇帝皆一时变色。

朝中众臣,皆俯首不言。

大哥那天不知是什么,上谏之后,还当众表示:

“赵郡王高睿,其父死于非命,陛下不可与之亲近!”

如此宗室秘事,我大哥竟然在稠人广众之中脱口而出,真不知道他那天吃错了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