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嫉妒,有小人诬告我“为人轻薄”,说我诱引长广王“戏狎过度”。残暴的文宣帝高洋闻讯后,竟然不分青红皂白,派人把我逮捕,发配到边地修长城做苦力。
幸亏没过几天,长广王趁他二哥文宣帝一次心情好的机会,在娄太后面前大说特说我的好话,我复被召回,授予京畿士曹参军的职位。如果再在长城多待几天,很有可能我就会因为受不了劳役的苦楚而自尽。仅仅在那里待了十几天,我善弹琵琶的双手已经在搬砖的时候磨出了许多水泡。
好在老天保佑,回到晋阳。天佑福人。我战战兢兢的日子没过多少天,残暴淫毒的文宣帝崩逝。再后,其子高殷被长广王高湛和他六哥高演推下皇位,高演继位,是为孝昭帝。又过了一年多,孝昭帝因为打猎,伤肋而死。这样一来,我长久以来押宝的长广王高湛,终于坐上了他和我都梦寐以求的帝位。
我多年辛苦,终于得到补偿。侍中、左仆射等官职,陆续而来。
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皇上继位后,我帮助他除掉了平秦王高归彦,挤走了兼衔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的高元海。最后,为了确保皇上嫡系子孙的传承,我还帮助皇帝除掉了文襄帝高澄的长子河南王高孝瑜和嫡子河间王高孝琬。
平秦王高归彦,字仁英,是神武帝高欢的族弟,在宗室中辈分极高。他的父亲高徽,魏末乱世之时,因为犯法被判流刑押往凉州。行至河州时,地方贼人叛乱,高徽滞留当地多年,学得满口的胡语。
后来,神武帝高欢在魏朝秉政,就委任高徽为西域大使。高徽很能干,不停从西域押送狮子贡往朝廷。此人没福享受富贵,过了不久,他死于当地官任之上。而他儿子高归彦,是高徽与长安一个王姓寡妇私通而生。高徽死时,高归彦年仅九岁,就为神武帝高欢所养。他被接回晋阳,神武帝悉心抚育,恩同诸子。
四 活下去,并要活得更好(2)
文宣帝篡魏,建立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2,高归彦以其宗室身份,得封平秦王。文宣帝末年,他得拜司徒,统率禁卫军。
文宣帝的太子高殷继位后,高归彦积极参与孝昭帝高演与当今皇帝高湛兄弟的合谋,诛杀汉人大臣杨愔和燕子献等人,拥立孝昭帝践祚。因推举之功,他得封司空,兼尚书令。后来,他自告奋勇,去邺城执取文宣帝的儿子废帝高殷,把他押至晋阳害死,算是替孝昭帝除去了一大隐忧。
北齐制度下,宫内只有天子可以戴白纱帽,群臣只能戴戎帽。为了酬谢拥戴之功,孝昭帝高演特赐高归彦一个人能在宫内戴白纱帽,以示尊宠。
孝昭帝崩后,高归彦从晋阳率领大军出发,往迎当今皇帝于邺城。由此,他进位太傅,领司徒。
为了答谢对自己的拥戴之功,当今皇帝下诏:每次入宫,平秦王高归彦都能带三个带刀侍从出入。此举,可谓是宠冠当时。
地居将相,位极人臣,平秦王高归彦不知韬晦,志意盈满,贪污受贿,无所不为。而且,大庭广众朝参之间,他常常对众朝臣发言凌侮,旁若无人。
千人怨,万人恨,如此王爷,福祸只是转瞬间的事情。
冷眼旁观,我早知道他威权震主,必遭横死。于是,我与大臣高元海等人联合,数次在皇帝面前揭发他的不臣之举。
皇上开始的时候并不信,但最终心动:文宣帝待平秦王高归彦不薄,他叛其子而拥立孝昭帝;孝昭帝待平秦王高归彦也很厚,他亲迎当今皇帝于邺城,置孝昭帝太子高百年于不顾。依此推想,平秦王高归彦,又能对谁真正忠心不贰呢!
屡屡的反复,不得不让当今皇帝对高归彦产生怀疑。于是,皇帝有一天忽然下诏,给他一个虚位太宰的名号,外放他为冀州刺史。
次日大早,酒醉中醒来的高归彦得诏,大惊失色。他还想亲自入宫陈说,被卫士阻于宫门之前,敕令他即刻上路。
当时,我已经早有准备,坐待宫门之后,指挥卫士严禁他入见皇帝。
当然,忆念旧情,皇上待平秦王高归彦不薄,除了加封他“太宰”的虚职外,另外还赏赐他钱帛、鼓吹、医药等物。可谓事事周备,给足面子。
朝中从前归平秦王赵归彦掌管的武职督将们,遵照敕令,全体到青阳宫送别,但没有一个人敢和他交谈,皆一拜而退。
此情此举,尤其使得这位王爷惴惴不安。
到达冀州后,高归彦心不自安。思前想后,他准备趁皇帝去晋阳之时,起兵造反,乘虚直入邺城。
但是,其属下郎中令吕思礼、冀州长史宇文仲鸾等人,联名密启,向皇上上告他谋反的消息。
高归彦气急败坏,逮捕这几个人,全部杀掉,然后公然造反。
对此,身在邺城的皇帝和我们这些大臣对他早有防备,立刻下诏平原王段韶率领大军前往冀州平叛。
眼见无数大军逼城,平秦王高归彦绝望,他登城大叫:
“孝昭皇帝初崩,六军百万,全部由我掌握。当时,我没有任何犹豫,率众前往邺城,迎
立陛下去晋阳继位。我当时不反,今日岂有异心!无他,我正恨高元海、毕义云等人诳惑圣上,嫉忌忠良。如果皇帝能杀掉他们,我当即临城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