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位于北岳山麓的景武台,南临景福宫,这里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汉城市区,远观汉江西流,一向被认为是朝鲜背山面水的一块风水宝地。
如今在景武台上,耸立着一座庞大四层欧式建筑,这里日本朝鲜总督官邸所在,同样为朝鲜神经中枢。朝鲜总督直接隶属于日本天皇,掌握朝鲜军事、立法、行政、司法全权,总督下设置政务总监、总督官房五部(总务部、内务部、度支部、农商工部、司法部)。另外,设有中枢院、警务总监部、法院和铁路司等机构。
总督府所在位置原是李氏王朝王官景福官的后苑,1911年,时任朝鲜总督的寺内正毅为了显示日本的淫威,强行拆除了整座朝鲜皇宫,只留下其中一栋建筑,哪就是勤政殿,他除了在景福宫的勤政殿和光华门之间建造所谓总督府外,还在景武台内建造了他的官邸。
位于景武台上的这座英式维多利亚风格的总督府可以遮住朝鲜皇宫的太阳,这是根据地理学原理特意修建,只要是在北纬23度26分以北的地方,一年四季就都没有太阳直射,所以这很容易办到,另外从空中鸟瞰,日本总督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 “日”字。在朝鲜人看来,这是日本总督寺内正毅对朝鲜民族 “气脉”的破坏。
共和八年六月五日(西元1919年、日大正八年),韩国,汉城。
此时朝鲜总督府是整个汉城最好的欧式建筑,血红的膏药旗趾高气扬地飘扬在屋顶,欧式大门上挂着总督府的大牌,铁制的门拱上可以看到日本皇室的菊花纹章。十余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38年式步枪把守大门,甚至在大门旁如临大敌一般架设了两架重机枪。昨天上午朝鲜恐惧分子对军部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多名军官士兵死亡,为此总督府宣布朝鲜全境进入戒严,同时军警开始搜捕过所有可能的反叛分子。
忽然,一辆美国产的福特汽车飞驰而来,直接驶入戒备森严总督府。车上坐着两个西装礼帽打扮的男人。轿车刚一停稳,只见他们如若无人般的直接在总督府前下车,门口值勤的卫兵竟然向他们立正行礼,两人疾步走向内殿,立马有人迎了上来,领他们进入里间。里屋当中正坐着朝鲜的最高长官,朝鲜半岛的太上皇---长谷川好道大将。两人见到长官,摘下礼帽双脚并拢,为首的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另一个则弯腰行的是鞠躬礼。
这两个都不是普通人,有军人气质的表情刚毅、剑眼星目,仪表非凡,他叫松本太郎,毕业于日本帝国陆军大学,曾担任过士官学校教官,参谋本部部员。日俄战争期间,曾任第三师团参谋长和旅顺、安东等地区军政官,是著名的 “中国通”。如果他身穿华服,口说汉话,谁也不会怀疑他中国人的身份。而此时,他的确是一个 “中国人”,至少在身份上如此。另一个皮肤白晰、神色中带着浮华,颇有一种二世祖的味道,如果京城琉璃坊的掌柜在此,一定能认出这位爷可不就是人称小恭王的溥伟吗!这位爷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两人乔装打扮来到总督府,显然是负有特殊使命,是长谷川好道总督急电将他们二人召来。
松本太朗从长衫里层小心地掏出一卷纸,铺开来后是一张地图。他用手按住一角,溥伟也走上前来按住另外两只角,此时的溥伟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恭顺的做着陪衬角色。只见松本太朗在地图上指点。 “为确保整个行动顺利展开,我们将部队化整为零,乘船秘密离开朝鲜前往旅顺,随后在旅顺上火车进入奉天,在奉天发动起义,驱逐张作霖,占领奉天,宣布满洲独立,建立满洲国……目前支那西北军仅在热河、吉林两地各驻有一个师,辽宁驻军为战斗力低下的奉军……”
长谷川好道的目光顺着他的手势在地图上游走,就像见到猎物的警犬一样,两眼放光。吞并满洲是自明治天皇以来多少帝国精英的梦想,满洲从明治二十八年的日清战争,再到明治三十七年的日俄战争,帝国先后两次占领辽东,但先后两次被迫将满洲交还给清人,这一次尽管同样需要将满洲交给满人,但这不过是吞并满洲的前奏,象当年吞并朝鲜一般。想着想着,长谷川好道馋涎欲滴地吞了口唾沫,手不自觉地在地图上虚抓一把,这个梦想将在自己手中实现。
而按住地图一角的溥伟并没有注意长谷川好道的动作,沉浸在大清国复辟的美梦之中,有了日军,什么西北军、什么北方军,根本不值一提,只要占领了奉天,大清国就可复国,甚至身为勤王军大元帅的自己都有可能……成为皇帝。而在脑中做着皇帝梦的溥伟并不知道,日本内阁、军部通过秘密讨论已经制定了详细方案:建立接受日本国支配的满洲国,推举一合适人物管理,而无论是内阁或是军部,都一致认为满洲宣统帝为最适合的傀儡。至于溥伟不过只是一个棋子而已。
共和八年三月二十日,溥仪生身之父,当初做摄政王的醇王,派出内务府总管赶去布置。溥仪以及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太妃等人一行,在下午
3时永别了他们占据255年的中国宫廷,第一次乘坐汽车到了醇王府,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必细说。各太监宫女,除了少数仍居原处暂行服务,亲近的十数名随从到了醇府之外,其余一律如鸟出笼,恢复了他们的自由。还有清室附属的司法处等机关,同时自动解散。
八天后,在日本公使的建议下,为避免遭受对皇帝和满人持有敌视态度的共和中国政府 “迫害”,经父亲以及太后同意后溥仪扮成青年学生,由罗振玉等人陪同,从京城前门车站离开京城到天津。到天津以后,日驻天津总领事吉田茂等亲自到车站迎接,并把溥仪安排到日租界大和旅馆暂时住下。几天后,溥仪以及太后等一行人住进了日本租界内的张园,张园又成为溥仪的 “行宫”。
余辉尽逝时,一个身着长袍马褂遗少打扮的人来到了溥仪的寓所,溥仪和张园内地一众遗老、勋贵不敢有半点耽搁,将他迎接入室内。来人是日本帝国派来的密使,随后其被引入张园一间密室内。在夜阑人静之时,历史丑剧正在张园的这间密室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