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那个时候行政区域是有这样划分的,还没有撤乡并镇的,是一个片区下面分管几个乡,初中虽然不要考,但是去好学校还得成绩优秀。

成绩最好的当然是去区里最好的学校,学习不好的自然就是就近分配到各个乡中学,还有一种例外就是被调剂到乡中学的,这一类人不是因为分数不能够去上区中学,而是各个乡对自己的学校也有一点保护措施,会随机在考上区中学成绩又不是那么拔尖的抽取一部分,分配到这些学校,不然升高中或者考中专之类的升学率会“剃光头”的。

梁大海不是第一种当然也不是被调剂,而是真的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梁一宁甚至怀疑,要是前两年小学能不能上初中都是要考的,那梁大海是不是还得接着读五年级啊。

或许这样还好些,当然梁一宁也是想想,毕竟现在两个人都要上初中了,只不过学校不一样而已。

不要小看那个时候的中专,那可是个香饽饽,很多人考上了这个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因为那个是有工作的分配的,还是带编制的,像考上了师范就在小学当老师,考上医卫就在医院做护士,甚至农校或者其他的学校还有可能是公务员,要就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好调去市的单位上班也是不无可能,所以花三年的代价也能得到人家读了大学的结果,这也是一个捷径。

考上县城里的中专和市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梁一宁家这边是属于市里管的,也就是想考上更加困难,因为它不但只是全地区的人考,还有属于市里管县里面的优秀的人来考,市里面的学校也是可以直接分配到市里的。

但是你也不能说考大学不好,毕竟大学毕业出来,你至少就直接分配在市里了,而且要是你足够优秀就是管理层,去了外面毕竟眼界更宽选择的专业就不局限于这两三个了,重要的看你自己怎么样抉择的。

不过农村里如果成绩真的很优秀首要选择还是考中专的,因为必须要考虑到经济因素。

你像梁一宁以前认识的一个姐姐,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就中考的分数而言,不管上师范类还是医学类的中专,都是完全没问题的,可她就是不想做老师和护士,转而下定决心去上高中,目的就是想考上大学,改学其他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命运就存在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无论世人如何变,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

最后那个姐姐却还是不能如愿。虽然考上了大学,却还是莫名其妙的被调剂到了学医,甚至连以后是做医生还护士都是被选择的,最后毕业了回县城里的医院上班做了一名护士,而她同时期考中专的同学,过了这么些年大部分也调来城里工作了,唯一不一样的就是现在她是个护士长。

当然这个姐姐敢做这样的决定,和家里的经济条件,和学习成绩是分不开的。

得知梁一宁收到了区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梁大海还特意地跑来了她家里,当着赵春娥的面就向梁宁下了战书:“你等着,不要以为去区里上初中了就了不起,我也能去的,到时给我把一切还回来。”

赵春娥听了这话还笑他:“这孩子,现在还有上进心了,不错。”

梁一宁倒是无所谓的耸耸肩,“随你吧,只要把你可以来我的学校上学或者和我上一个高中的话,我就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