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在刘泽冬背上的小弟刘泽夕体会不到哥哥们的心情,只觉得大家都来了,好开心,他一边捶着哥哥的肩膀一边朝方小福伸着小手:“小七儿姐!小七儿姐!”
两岁孩子说话没有他哥哥刘泽华当年利索,但也是萌得人一塌糊涂的。
方小福便把他抱了过来,又瞄了一旁渐渐虎起小脸的刘泽华,问道:“小夕儿,谁惹你小哥哥不高兴了?是不是你不听话呀?”
“听话!夕夕听话!”刘泽夕立刻为自己辩解。
“不是小夕儿呀?那是谁哟?”方小福又故意说了一句。
“小七儿姐……你就会气人家!”终于,刘泽华小脸崩不住就放不出冷气了,红着脸白了方小福一眼,嗔道。
“好吧,那不气你了,说个让你高兴的吧。”方小福看着小家伙羞怒的小模样不由哈哈一笑。
又说道:“咱们要搬到山上去过夏,等屋子弄好了你们也住过来,把县城里的先生也接过来,你们也要上课了。”
她说着看了一旁不敢再露出别扭脸但还是很沉默的刘泽齐、刘泽冬和刘泽华,果然,他们一听顿时露出惊喜的表情。
“由于去沧澜州的时间延后了,你们也不能一直不上学,就集中起来在山上的宅子上课吧。”方小福又解释了一下。
“好,我也闲得慌了。”刘泽齐立刻说道。
“我也是!”另两个不约而同,说完相视一笑。
因为说起这话题,大家的苦闷心情立刻就消散了,小兄弟们便聚到了一起,纷纷说起要上课的事情。
而那边的哥哥们已经脱了鞋子、卷起了裤脚,戴着斗笠赤脚走向了江边。为了防止汛期水面淹到作坊,地坪都是抬高了许多的,而作坊实际建在山坡上了。
因为这边抬高,对面也借着修路抬高了一些,江畔的地早就被换成公产地了,修了敞轩、地坪、杂物房,而且也建了个书社还有操坪、孩子们玩耍的游戏设施。
都是陆续建设起来的有利村子的设施,而且几乎都是模仿的方山村,所有费用出自公帐。因为村里的举动,村民们心里也是暖暖的,觉得生活水平一下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