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其中的隐情就是,赵姼赵太太的脂粉铺子最近生意格外兴隆,很是让赵太太心情舒畅,很是给儿子和贾小琮塞了几张银票零花呢。
午膳之后,上书房大概有半个时辰的休憩时间,只是今天众学子刚刚用晚膳,乾清宫的大总管李庸然就来了。在李庸然的身后,则是一群侍卫,默默地站在门外。
“诸位,圣上有令,都随我前往城郊吧。”李庸然说罢便一摆手,身后的侍卫们就走上前。
在场的皇子、世子等俱都怔住,有些弄不明白这是怎么了,皇上为什么忽然叫他们出城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梦月舞影的地雷,感谢大佩佩的地雷,谢谢!!!
好吧,薛家看来很是不得人心啊!
☆、第82章
现今的上书房里, 总共有三十二位学子。
这其中有两位乃是太上皇之子,如今尽皆低调谦逊得很, 每日里只带着各自的两个伴读刻苦读书, 轻易不跟小辈们多话。
他们两个的生母俱都出身低微,外家没有什么依靠,在太上皇那里也不得甚宠爱, 现今唯一能够指盼的,就是乖着点儿,能让上了位的熙皇兄满意, 日后能有块安稳富裕的封地。
宇文熙自己在上书房读书的儿子有五个, 二皇子宇文玴, 三皇子宇文玑, 四皇子宇文瑒(yáng
),五皇子宇文玿(sháo),七皇子宇文玸。
这五位皇子各有两位伴读, 分别来自朝中勋贵之家,其中不乏四王八公家的子弟,水溶便是之一。他也是这群伴读少年之中,出身最高的一个,因为这个宇文玑颇为自得。
剩下的几个便都是宗室子弟,家中父辈皆是外地藩王,说是被送进京来读书,实际上是怎样众人心中都清楚。几人大概是有同病相怜之感,平日里总是抱成一团, 轻易不惹人,却也不许人惹。
随着李庸然的一声令下,这三十二位小爷就被领上了马车,懵登着就出了城。出的还不仅是紫禁城,而是径直出了京城,直奔京郊偏僻处而去。
如此一来,这一群少年就懵头懵脑的,不知道摊上什么事了。明明都好好地读书练功来着,这怎么一股脑儿地就被弄出城了,万一要是碰上什么叛贼来,那可就一锅端了啊。
再说了,瞧着李庸然那张硬板着的脸,少年们没有一个不是心情暗沉的。这明显是圣上那里有所不满,才让贴身总管冲着他们这般做派的,那接下来该会有如何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