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拄着拐杖,稳了稳自己的身体,微笑着对我说:“威尔,没有我的牢骚,这世上的抱怨也已经够多的了。这世界给了我那么多礼物,而在它运转的过程中,不再给它增添牢骚和抱怨,就是我能回馈它的最大的礼物了。”
杰瑞,你说得对。我耳边回荡着他的话,面对这朴素的智慧,感动莫名。
?不?抱?怨?观?念?
■抱怨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法自拔。
■在各种关系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常做的就是抱怨自己的“遭遇”,而不是清晰地表达意愿——抱怨是腐蚀关系基础的罪魁祸首。
■“您可能不知道??”是个很神奇的句子。在你向他人表达你的需要,陈述不满时,它能让你的评价听起来不针对任何人。
■直接而且只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谈话,可以为你提供一条不用抱怨就能实现目的的捷径。
■如果你正试图消除与他人之间的隔阂,那么一定要十分注重言语的作用和影响。你的言语要像鸽子落到树枝上一般轻柔,而不能像砖头砸碎玻璃般粗暴。
■只有乐于听取他人的意愿,你的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不?抱?怨?行?动?
■在下一个24小时里,记录你有多少次用抱怨,而不是询问的方式来向别人展示你的需求。
■把你的需求和意愿写下来。然后思考一下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注意,你要把焦点集中在理想的结果上,而不是眼前的情况上。比如,你希望别人帮你打扫房间,你不能说:“你从来都不干活,要是没有我,这屋子早就成猪窝了。”你或许可以这样讲:“嘿,老兄,我需要点帮助,你能不能负责每周洗三次衣服并且打扫一次屋子?”
■当有些事情打扰你时,你可以说:“您或许还不知道……”用一种中立的、不带感情色彩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
■说出你的要求,不要害怕被拒绝。你会惊讶地发现,当你礼貌地询问时,人们还是很乐意配合的。试一下这样说“我需要……”和“能请你……吗?”
■下个星期每天都要想想前文中的杰瑞。把别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不要再坚持让别人看你最喜欢的电视剧或电影,而是去看对方喜欢的。不要把这当作一种负担,也不要期望有什么回报。用日记把你的感觉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积极转变记录下来。
--(本章结束)---
--本卷结束--
4我们为何会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