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永远不要为现实争辩(2)

听了这话,莉娅在愤怒的“指控”中停了下来,转过身去接着排队。不过还是不认输地背对着我嚷了一句:“你说的就是六点半。”不过这次,她言语里的火药味没那么强。

“如果我真是这么说的,那么对不起。”我说道,微笑又回到了我的脸上。

请注意,我并没有简单地说一句:“对不起,你是对的,我是错的。”我有自己的记忆,同时也尊重莉娅的说法。这样事情就会朝着更重要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俩玩得开心。在任何关系中,无论是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兄弟姐妹关系,让双方都有愉快的经历,不正是这些关系的底线吗?又有谁不希望能与他人快乐地、开心地交流呢?

约翰?列侬(john lennon)曾经一语双关地说过:“现实总是留给想象极大的空间。”为何这么说呢?因为现实是个相对的概念。你有你的“现实”,而别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现实”。它们是独立的、截然不同的,而且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你要习惯这种“现实”。

“现实”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就算在法庭上也是如此。很多调查研究都表明,目击证人的说明是一场审判中最不可靠的证词。他们在描述所发生的一切时,会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偏见、感情以及其他很多因素掺杂进去,从不同角度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如果你曾经历过交通事故,就会知道这一说法是多么正确。

就在事故发生几分钟后,你和另一个目击者开始向警察讲述事发经过。这时你会发现,大家的记忆迥然不同。你们都在现场,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事实。但是到最后,警察能做的,只是去分辨你们谁的说法更可信,或是看怎样组合证词,才能让案件更合情理。目击者似乎都在证明自己所经历的就是“真相”。可这时“真相”已经离“现实”很远了。因为,现实总是留给想象极大的空间。

约瑟夫?坎贝尔(joseh cabell)说过:“现实是英语中唯一一个总是应该被加上引号的单词。”所谓“现实”都是相对于说明它的人而言的。为了当下的“现实”而争论,对双方来说,都是件很可悲的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不同的世界交汇到一起时,关系也就形成了。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世界才是唯一正确的,那么实际上,我们是在为所处的关系制造麻烦。

我有个很特别的爱好——喜欢在下午没事时,溜出去看场电影。有时我选对了场次,整个放映厅里就只有我一人。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一个人坐在空阔的场子里,让我觉得自己很像电影院的老板。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