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

以貌娶人 李惟七 3281 字 4个月前

后会成为秦剑的主人。

有很多事情,都是人们想不到的。就像沙场征战数十年的解禹岱会被铁匠王薄所败,在山东邹平县身中三十多箭阵亡。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尤卷怯春寒。一笺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很久之后,花开知道了第六道菜名从何而来。

雨中的芭蕉美人,清冷、知性,让人怜惜。她拿起书的时候,也曾希望君无意能为她多识了字而开心,那种期待,在他的温和颔首中化为浅醉,只是,却没有东风来拆看。

十一岁从军,她的天分,还是在剑上。

花开练剑的速度很快,到又一年芭蕉绿的时候,她已练到锦剑第十三式。这时,大将军解禹岱开始亲自教导她。

“羿剑勇敢,陨剑深沉,而锦剑,则取二者之长。”

“知道了。”

“出剑从容,收剑果断——”

花开舞了几招,那一出一收之间,甚是灵动。她突然偏了头来问:“解将军,什么剑是最好的剑?”

解禹岱将她的胳膊向下压了一压,示意她动作还要低一些:“天下最好的剑,是秦剑。”

“我就知道,这些剑都无趣。”花开歪了头来看解禹岱,她看人胆子极大,毫不避讳:“它们都是好剑,但羿剑太轻浮,陨剑太迂腐,而锦剑,又显得中庸。真正的名剑,应该——”

她将剑灵巧的从解禹岱手中抽出来,空气都为剑气冷了一冷,她随意挥手,凌空挽了一个剑花:“真正的名剑,应能举重若轻,身怀百胆,笑若微风——!”

就像那个人一样。

解禹岱结结实实的愣了一下。他习剑二十六年,带兵十九年,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后辈能说出这样的话。

时值天下农民起义硝烟四起,义军的部队已经攻城掠地,气焰如虹,君无意在南方带兵,而解禹岱的军队在北方平乱。

花开问解禹岱:“军中为什么流传你们南北两位将军不和?”

解禹岱原本应该发怒。谈论将军,在军中是禁忌。但一半因为他对花开的纵容,一半因为花开自己率直的性情,她似乎是什么话也不避讳的人。解禹岱看着她毫无城府,却极其利落的眉眼,冷哼了一声:“君无意得天下人心,而俺是个粗人,当然有时候看他不惯。”

“连你也觉得,皇上对君将军有猜忌?”花开一语将他话中未尽之意点破,着实教解禹岱心惊。

然而,她自己却笑眯眯的,高高的扬起好看的眉毛:“我却觉得,你对君将军很好啊。”

兵部受命讨伐杜伏威,但那些日子君无意正在病中,解禹岱立刻请缨前去平叛——这一仗揽下了赫赫军功不说,还把君无意麾下的五万兵马收为己用。花开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收入解禹岱帐下的。

甚至有传言说,解禹岱一朝得志,竟猖狂的拍案而起:“君无意,你这将军不必做了!”同僚们噤若寒蝉,君无意却不发一言,只淡淡敛眉。

花开看见,他的眼中,藏着一种被关怀的感激、纯淡与温和。君无意是不多话的人,读他的眼神,需要默契。

解禹岱长君无意十三岁,官阶却在他之下,朝中官员都知一南一北两位将军势同水火。而政治永远微妙,这种矛盾背后的隐衷和身不由己,恐怕只有高明者才能窥探一二。解禹岱貌似粗犷,却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两位武将的矛盾存在一天,隋炀帝才能高枕无忧一天,才能将杀戮的念头压下一天。

她一开始不喜欢解禹岱,是因为他对君无意不敬,而此后她不再讨厌解禹岱,是因为他对君无意关怀;她喜欢苏同,是因为他与君无意知心;就像她喜欢念书,是因为君无意说她可以多识些字,她喜欢练剑,是因为君无意也用剑。

她的世界很小,仅仅能容得下一个人。

秦剑是一把禅剑,它的剑柄上有四个小字:心系一处。花开一直奇怪,为什么君无意武功绝顶,没有成为秦剑的主人。当她拿到秦剑时,她突然明白,玄机只在这四个字里。

君无意做不到这四个字。因为他是太宽容的人,他的心中放的是百姓,所以,他做不到心系一处。

而她,却可以。

大业十二年冬天,花开十四岁。

噩耗突然传来,解禹岱在与瓦岗军的混战中被乱箭射杀。花开看到插满羽箭的尸首时,喉口一阵哽咽的悲壮:将军双手紧紧握着徽剑,铜铃般的眼睛在血污的脸上瞪得很大——解禹岱死得不瞑目。

那一日,十四岁的花开,继承了徽剑。南北两军各有一把镇军之剑——北军的名徽剑,南军的名谡剑。

花开十四岁时,就得到了徽剑。

徽剑,与君无意的谡剑,并驾齐驱。

在漫天白帷幕的葬礼上,君无意的衣襟飞扬着疲惫悲怆的风尘,温和如墨的眸子被微雨淋湿,花开出帐十里迎接,天地苍茫,兵戈肃穆,两把旷世名剑发出重逢的悲鸣。

军士们这才发现,他们长时间簇拥在一个剑者

麾下,仰视着她亦笑亦怒,亦冷亦热的真性情,几乎忘了她的年龄;而那一袭白衣跃马而下的时刻,花开的模样突然变回她这样年纪的孩子,她仰起头来问他:一路可好?

于是,君将军的目光洒落在她含泪的脸上。他的眼神教人心暖心疼。

他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