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结局下

宠幸 提拉米苏 3899 字 4个月前

扬州城内。

他们下了马车,在午后的阳光下,沿着弯弯小河漫步,阳春三月的水面上,三三两两的白鹅身姿摇曳,水面上的倒影斑驳。下一瞬,它们齐齐拍动翅膀,那水面破碎了,那星星点点的波光,映入他们的眼帘之中。

河边的村庄已然生起了炊烟,两三个孩童从书院归来,在门前跟进进出出忙碌的妇人背诵着今日刚学的诗书,男人们在一旁一边谈天,一边整理着自己手中的渔网工具,收拾着那盆内的鱼儿,赶在新鲜的时候去市场售卖。

“君,你看他们,活得多安宁。”她微微一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或许她不需要大隐隐于市的际遇,只要分得清楚,她何时是主宰者,何时是妻子,何时是母亲,何时是亲人,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君默然将视线重新落在她的身上,她穿的不过是一袭素雅的藕色衫袍,长发随意绾起,没有半分明艳点缀,水面之上她的倒影,隐约摇曳着风华逼人姿态。她的眉目之间,没有更多的倨傲清冷,宛如一般妇人柔和的光彩,褪去了万人之上的高姿态,只剩下高雅清美的神情。

似得想到了什么,她的眉眼处,突地眸光大盛,一把拉住君默然的右手,沿着河岸处走向前。“从这儿往街巷上走去,我们可以沿街看看有什么好玩的玩意儿。”

君默然的唇边挂着浅淡的笑意,望着她的裙角飞扬,两个人走在乡野的小路之上,口鼻间呼吸着最清新的空气,仿佛也瞬间年轻了不少。

她走在他的前方,突地回过脸来,绽放笑靥,声音轻快,看得出来释然。“这么多年,似乎从未这般简单轻松,自在畅快过。”

“平常人的生活,虽然看似平静,多少也有难事。”感受到身后的目光,从未离开自己身上,她顿了顿,继续吐出这一句。

君默然笑着点头,直直地望着她的背影,说道。“可惜,你我都不是平常人。”

明月希绽唇一笑,清风拂面,不禁松开了手,舒展开双臂,步伐轻盈。

那田间的绿意茵茵,路边五彩野花点缀其中,宛如细小宝石,闪烁着光耀。

君默然跟随着她的脚步,亦步亦趋,神色自若。“要等君洛登基那一日,还有好几年……”

他的声音很低沉,眼看着她径自停留在一处迎春花花丛的面前,这般平凡的花儿,在乡下到处可见。她已然停下了脚步,却也没有顺及转身,安静地等待着他走到自己的身后。明月宫之内,鲜少有这般平凡无奇的花儿,却也只有这一从迎春花,灼灼开放,热情似火,将春意爱慕的那么强烈炽热。

她似乎观看的专注,更像是陷入冥思,他无法言说。

“等了这么久,也不在乎这几年了。”

她将思绪抽离出来,他说得,她都懂,如果感情就要索取,那么她宁愿不要。她的心思转千回,缓缓抬起眉眼,那一双深沉的重眸,映入他的眼里,说不清楚,那是不是便是最后的默契。

是啊,等了这么多年,经历了别离失去,时光匆匆,人心渐老。等待,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再等三年,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任何难题。

“你还记得那一首吗?”明月希的心中暗潮汹涌,望着眼前英挺依旧的男子,拉过他的手,覆上自己的心口。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髻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她也说不清楚,为何会突然想起这一首诗,君默然对上她的清明眼眸,感受到她说得万分恳切动容。“至今我依旧觉得上苍对我们是公平的,即使这一世都没有名分也没关系,即使一直要我等下去也可以,只要彼此不分离。”

君默然的眼神与她的缠绵着,长臂一伸,见她按向自己的胸口,或许这就是平淡的沧桑,他微笑着,沉默着,却没人看到他眼底的温热。

“我们可以把握的,不就这一生几十个春秋岁月么?”他隐约听得到,她的声音划过清风,让拥有自己的他,愈发清醒。

那一首,说尽了他们的畏惧。

害怕所谓醒来,不过是另一场梦。

“只要睁开眼,看得到你,你还陪在左右,便是我最大的幸福。”她倚靠在他的胸前,说得云淡风轻,却不愿将更多的感伤带给他。

她突地从他怀抱离开,心情大好,她朝着他微笑,一步步后退。“再不走,我们就看不到热闹街景了。”

君默然低笑出声来,或许希望在他们之间,就跟这到处可见的迎春花一般,生机盎然,每一年,都会盛开绚烂,永不凋谢,永不毁灭。

他的眉峰舒展开来,笑意让他看起来愈发俊逸,他加快了脚步,迎上去。

那两个身影,交叠在一

起,似乎这世间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将他们拆开。

当他想念,闭上双眼,她的笑靥,就会在他的心里面。

而他,还会在那里。

……

五年后。

“皇上,今日这些画轴……”钱喜望向那一旁堆得半人高的画卷,这些都是经过挑选,从大家闺秀之中选出的女子,或清秀,或妩媚,如今新帝登基之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选妃选后。

当今的天子,便是原本的大皇子殿下君洛,他如今正是十七岁年纪,意气风发。他在十二岁的时候第一次上战场,于万军之中取得上将首级,因此声名大噪。十五岁时他出使海外四国,不仅带回了各国的珍贵特产,也带回许多优秀人才,将本就强大的暝国再次壮大。

君洛翻过手中的书册,年轻却是英俊的眉目之上,不悦毕露。“朕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