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夜探大明宫之后,后宫的鸡飞狗跳都已经不关轻凤和飞鸾的事,但事态却似乎越演越烈,没有一点平静的迹象。这几天许多宫女被吓病,几乎夜夜都有人目击到狐妖出没,哪怕我们的轻凤和飞鸾那时正熟睡如死猪,压根没有出过紫兰殿。
与此同时,含凉殿里的杨贤妃依旧头疼脑热,王德妃宫中的太医也没有撤出的迹象——尽管王德妃同样也没有小产的迹象。一来二去,文宗李涵终于被近日宫中的风波扰得不胜其烦,决定请华阳观的女冠们入宫打醮。
像这般请道士入宫做法事,在大唐朝的后宫里并不鲜见,只因李唐皇室向来重道,不但斋醮盛行,连宫中都建了三清殿、大角观和玄元皇帝庙,因此在宫中设坛醮祭时,道士们可以自由出入宫廷。此外历代都有公主自请出家,例如李涵的姑姑永嘉公主,如今就住在先代皇帝唐代宗为爱女华阳公主修筑的华阳观里,而李涵的两个妹妹义昌公主和安康公主,竟也少有奇志一心向道,跟随着姑姑一同长居宫外修身养性。
这些公主们虽在宫外清修,每逢节庆却也经常回宫与天子团聚,今次宫中设坛打醮,请得自然也是她们。
如今天下道士沽名钓誉的居多,而真正得道的却罕有,对于飞鸾和轻凤来说,那些娇滴滴的皇家公主们则更加不足为惧,因此后宫里这场声势浩大的醮祭,她们索性就当热闹来看。
且说到了三清殿醮祭这一日拂晓,随着三千响晨钟催发,位于长安城东华阳观里的羽客女冠们,便从永崇坊出发,打由夹城进入了大明宫。这所谓夹城,就是用两堵城墙辟出的一条宫道,连接着大明宫与曲江芙蓉园,专供皇家的车舆行走;若是皇帝和后妃们一时兴起要去曲江离宫游乐,那么他们的龙舆凤辇就会从这夹城里经过,而长安的百姓们除了偶尔听见几声銮铃轻响,根本不会知道天子的行踪。
这时内苑的妃嫔们也纷纷漱洗穿戴,悉心为今日的斋醮作准备。轻凤和飞鸾同样起了个大早,她们俩化出原形在御花园里蹭了一身的露水,就着露水认认真真搓洗了一通,比之人类的沐浴倒真是方便了许多。
浴毕两只小妖精神抖擞地变回人身,一边在内殿里嘻嘻哈哈地追逐打闹,一边将繁琐而绮丽的衣服穿上身——衣对裳、鞋配袜,孔雀蓝对鹦鹉绿、杏子黄配石榴红,就连最怕麻烦的飞鸾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搭配这些鲜艳的衣服和亮闪闪的首饰,的确非常非常有乐趣。
“走,到三清殿看看去。”搽完胡粉抹过胭脂的轻凤将粉扑一丢,拿起纨扇就要往外跑。这时飞鸾才发现自己脑袋上的金步摇缠在了一起,于是一边笨呼呼地拨弄着珍珠穗子,一边屁颠颠地跟在轻凤身后也跑了出去。
二只小妖一出紫兰殿,便听见了教坊宫伎演奏的道乐,悠扬的钟磬声伴着一股檀香味从三清殿远远地飘来。飞鸾和轻凤顿时激动起来,由宫女陪着,兴致勃勃地往三清殿走。一路上她们不时能看见宫外来的道士,有男有女,女冠们头戴星冠、脚踩云履,身上穿着鹤氅羽衣,料子是在初春里略显单薄的黄色罗绮,经风一吹便如烟似雾般缥缈绰约,远远望着像踩在云上,简直比飞鸾轻凤她们还要派头。正是:
霓轩入洞齐初月,羽节升坛拜七星。
“哎呀呀,就算翠凰来了,也不过如此吧?”飞鸾讶然赞叹着,水汪汪的眼睛里闪动着艳羡的光。而飞鸾身旁的轻凤显然比自家小姐更开窍,她一双眼睛不住地打量着男道士们,目光一会儿像学究一会儿像商贾,不亦乐乎。
“呵,你快看!”不大一会儿就听轻凤忽然对飞鸾咋舌道,“快看那个小道士!”
不明所以的飞鸾眨了眨眼睛,顺着轻凤的指点望过去,就看见三清殿外祭酒道士队伍的末尾,站着一位非常年轻的弟子,正在那里静静倾听着殿内传出的诵经声。
那真是一个谪仙人,侧脸的额头、鼻准、唇珠、下颌,线条无不精致,肤色又像白莲润出水来,默默地沉浸在香雾和唱经声里,宛如一块玉。
一瞬间飞鸾看得连口水都下来了,断断续续对轻凤道:“他,他真好看,好像白面蒸的……”
飞鸾质朴的比喻立刻让轻凤嘻嘻尖笑了两声,跟着她皱起鼻子使劲地嗅,好像飞鸾身上抹了醋似的,最后坏坏地怂恿飞鸾道:“没错哟,没错哟,你是不是动心了?”
“动心?”飞鸾懵懂地睁大眼,再一次向那少年道士望去,不料仿佛心有灵犀似的,下一刻那少年竟也猛然掉过脸来,直直望了飞鸾一眼。飞鸾来不及用扇子将脸遮住,就这么傻傻地与那少年照了一次面,因为偷看人家而发虚的一颗心,果然不偏不倚地怦怦跳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