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再回看,会发现她真的出乎意料的安静。
在家时间极少,身边不喜留人,甚至根本不要下人伺候,身边服侍的人一减再减。
偌大的桓侯府,几乎没几个人,只有外院留守的部曲还添几分人气。
君侯为人清心寡欲,平日偶然在家,也只是练剑,看书,练字,没有其他任何不良嗜好,也没有什么复杂的亲属,甚至很可能从来没想过嫁娶之事,恬然自安。
这样一看,这其实是个好主子,几乎不用操心。
这样安静的日子过了几年,江谦也颇为自得其乐,直到……
一想到那些人,江谦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什么东西?
这些年,她多少也知道君侯的身世了。
不能说惨,只能说命运多舛。
君侯最卑弱,最无助的时候,他弃妻女而走,君侯九死一生,拼得荣华,他此时还想来沾手?
这是什么道理?
自古以来,哪有休弃之后,还来占女儿便宜的?
听听他说的什么话?
他居然想让君侯立那个无血缘关系的弟弟为世子?
他也不想想,桓侯世子是那种不知诗礼,不习武事,天天游手好闲的乡下浪荡子能当的吗?
君侯那么要脸,这要是说出去,不得被满朝文武笑死?
况且,君侯只是一时不成婚,又不是一世不成婚?
日后必然还会有真正亲生的,有教养的小小姐小少爷出生,继承君侯的一切。
他们算什么啊?
现在君侯还年轻,刚刚及冠都不久。
而且以陛下对君侯的上心,等陛下忙过了,必然会帮君侯张罗婚事的,用不着那种人操心。
江谦心里颇为义愤。
所以,她当时听闻那人找上门的时候,第一时间将他们扫地出门,没给他们进府。
巧的是,那群人也担心君侯对他们做什么,居然也不敢住进来。
只是每日前来闹腾,颐指气使,连顺带拿,临了,离开之后,还到处宣扬君侯不孝。
那些东西也是他们能随便拿的?
君侯可能不清楚,她可太清楚了。
那些东西都是从陛下内库里搬出来的,少府受陛下命,亲手为君侯布置的。
桩桩件件,都是御赐贡物。
什么南海鲛珠,翡翠珊瑚,玉石屏风,太多太多,几乎小半个内库都搬来了,没人知道桓侯府到底有多么富丽堂皇。
陛下对君侯的喜爱,可见一斑。
大概就君侯自己不知道了,她只爱陛下明着送来的那副笔砚,还有书房。
其他物事,就没看见她留意过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