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明后天休息,又有同学结婚、同事宴请,要四处去交纳“罚单”,没有时间写文,所以今天趁加班时间摸鱼偷偷又多写了一章,呵呵!
明后天暂无更新,待星期天继续贴第十五章,呵呵!
雁门在望,已近中秋。
北方的天空已经溯风凛冽,充满寒意,风沙也日渐多了起来。此距凤凰寨还有三天的路程,众人忙着赶路,黎明时分便离开旅居的客栈上路。
七八月之间,赤金族和朝廷大军在龙城和狼居胥山三次会战,三次大战,朝廷折损近10万大军,在赤金族铁骑之下,狼居胥城的守军望风披靡。朝廷紧急派遣东南一带著名将领许衡增援,许衡一直在东南一带抗击倭寇,此次北上,倭寇再告猖獗。而山东、河北、河南一带连年大旱,朝廷赈灾不力,自四月初开始的饥民暴动迅速扩大,到现在,已经逾十万之众,朝廷认为流民暴动的灾害更大过于边境的危急,再次派遣汤震一部大军赶赴前线镇压。
内忧外患之下,各地流民四徙,纷纷逃难,君玉等人一路北上,所见流民越来越多。
这一日的天气并不好,从早上开始就一直阴沉沉的,到得中午下起雨来,过得一会,竟然变为瓢泼大雨,众人虽然备有雨具,但是也难以抵挡瓢泼的大雨,尤其是马,几乎都被淋得睁不开眼睛了。此时已到雁门,自朝廷守军南撤后,雁门周围的烽火台早已失修,众人寻了个最近的烽火台挤进去。
这里自然不是避雨的理想场所,雨水从屋顶的缝隙漏下来,白如晖叹道:“近两月的大旱,这场雨虽然把我们困在了这里,却也算来得及时。”
莫非嫣道:“这雨下得如此大,也不知何时才能停,我希望能在中秋节前赶回凤凰寨啊”。
“应该能赶到的”君玉算了算行程,距中秋还有十来天,每年的中秋节,凤凰寨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凤凰寨地处北方,各族人等混居,节日也各不相同,这些年来,大家选择了中秋节做最盛大的庆祝日,整个凤凰城都会张灯结彩,而凤凰寨更是有传统的北方的歌舞表演,骑马射术竞赛,君玉也想趁此约束新来投军的八方豪杰,因此,在中秋节前一定要赶回山寨。
到得傍晚,雨逐渐停了下来,泥泞之下也无法再赶路,此时寒风阵阵,从烽火台的缝隙里四处吹来,莫非嫣不禁打了个寒颤。众人中,她是三年前才习武,根基薄弱,君玉将自己的外衣递给她。莫非嫣摇了摇头,尽管她清楚君玉武功高强,并不畏这点小小的寒冷,可是这样的寒风里,亭亭玉立的君玉看起来比自己更加单薄。君玉笑笑,将外袍给她披上,卢凌等人在烽火台上勉强寻了些朽木,燃起了一堆火。
火光熊熊燃烧着,君玉突然站起身,听了听道:“有人来了”。
众人走到门口,前面的泥泞的官道上,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女子正踉跄往前奔逃,左腿已经鲜血淋漓,显是受了刀伤,她身后十几丈远,五六名士兵正在吆喝着追赶。女子是汉人装束,而那伙追赶的士兵也是朝廷装束。
女子勉强奔到烽火台前,已经精疲力竭,见了门里突然走出几个人来,紧张之下,眼前一黑,倒了下去。君玉伸手扶住了她,交给旁边的莫非嫣,莫非嫣立刻拿出随身的药丸塞到她嘴里,撕了一块袖巾包扎住了她血流汩汩的左腿。
这时,一众追兵已经围了上来,为首的那人狞笑道:“尔等是什么人?敢阻挡官爷捉拿逃犯?”
“敢问,这位大姐犯了什么罪?”君玉道。
那人向同伙使了个眼色,狂笑道:“你什么东西也配管大爷们的事?”话音未落,五六柄刀已向众人砍去。
片刻之后,五六柄刀子齐齐掉地,卢凌皱眉道“这帮鱼肉百姓的土匪还是杀了罢?”
君玉摇摇头,卢凌挥挥手,“算你等运气,快滚”。
众人面如土色,刀也不敢拣就抱头鼠窜而去。
众人回到火堆旁,这时,莫非嫣已经给那女子包扎好了伤后,又给她喝了点水,吃了点干粮,女子终于坐了起来。
女子谢了众人相救之恩,言谈之间不卑不亢。女子容貌十分秀丽,气度高华,君玉见过不少出色的女子,可是却没有一个及得上这个女子的风采,不禁微笑道:“姐姐大名?”
“我叫林易安,因为南方暴动,家遭变故,流落异乡……”
“林易安?”君玉失声道,“久仰姐姐大名,见面更胜闻名啊!”
原来这林易安是当朝第一女词人,跟一般徒有虚名的大家闺秀不同,她是真正的才貌双全,其丈夫为书法大家,而她的名气更远在丈夫之上。没想到前些日子江南一场大乱,夫死子亡,她流落异乡,途中遇到一伙官差,见她容貌美丽,想抓了去献给上司。君玉在“陋居”的聚会里,曾在那群读书人中听过她的大名,读过秦时风收藏的她一阕亲笔题词,知她实是才华出众,丝毫也不逊色当今任何所谓的才子词人。
卢凌等人虽然不知林易安是何方神圣,但见君玉对她如此推崇,知她想必不同凡响。
林易
安心里的惊讶更甚,她一向自负才貌双绝,更是遍识江南风流名士,自付什么美男子都见识过,可是,面前的少年那种难以描述的风神态度竟是生平做梦也没料想到的,令人一见心折,心中也为陌路中竟识得此等人物而暗暗称奇。她微笑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凤凰寨君玉!” “原来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凤城飞帅’?”林易安大喜,她的丈夫生前在江南任职和江南四公子素来交好,但是今年初她随丈夫赴山东途中,丈夫不幸病逝,随后家族遭遇巨大变故,自己也就此流落江湖。虽然她夫妻二人从来不曾在“陋居”见过君玉,但是,多次听得众人议论起这个奇绝的少年。尤其是在逃亡的这些日子,越近北方越听得“凤城飞帅”的事迹!她原本以为,按照惯例,传说往往会夸大其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没想到一见之下,她才知道,无论是四公子的形容还是路上的传说,都没能真正描绘出这个少年风姿之万一。
两人一见如故,君玉喜道:“姐姐若是没什么打算,君玉斗胆恳请姐姐一起前往凤凰寨。”
林易安孤身一人,飘零多时,听得君玉相邀,立刻点头,道:“不过,我还要去寻访一个故人,我得到消息,那故人就在雁门附近,待此事结束后,我一定立刻来凤凰寨!”
莫非嫣笑嘻嘻地道:“林姐姐一去,咱凤凰寨就有了大儒了!”
君玉喜不自胜地点了点头。这些年,凤凰寨的学堂规模越来越大,她正在准备筹建一个“凤凰书院”,教文习武,不仅是完成母亲当年的心愿,更是因为外族虎视耽耽,亡国之险就在眼前,因为为培养抵御外侮的人才已经迫在眉睫。她多次衡量过“山长”的人选,这些年自己南征北战,没有余力当此重任,而林薇等姑娘学问不足以担当,弄影公子虽博古通今、精通兵法和武艺,更可贵的是在清高中也练达人情,本是最好的人选,但是,弄影公子显然志不在此,自己也不便相强。现在,林易安到了凤凰寨,不用说,以她的学问、修养,不在当世任何大儒之下,正是不二人选。
众人心中欢喜,因此,便也不觉得这样的寒夜有何难熬,所幸,第二天黎明起来,天色已经放晴,众人立刻起身赶路。由于林易安的伤势严重,为怕感染,途中又颠簸,所以马行甚慢,三天后。到得林易安指定之地,众人就此分手,君玉又派遣了随行一名最精干的凤凰寨兄弟,让他一路护送林易安寻找故人后再返凤凰寨。
虽然耽误了两三天,不过众人再上路时,速度已经快了很多,终于在中秋前一天临近中午时赶回了凤凰寨。
寨门一开,早有赵曼青和林薇等一干女子迎了上来。众人进得寨门,看见寨中树上挂满灯笼彩带,小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来跑去,十分兴高采烈,显是为明日的中秋做足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