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属于潜意识,因此对于那些不懂得利用这种精神能量的人来说,他们的生命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2 潜意识能够并且必将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引导它。潜意识过程总是处在工作状态。惟一的问题是,我们仅仅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这种行为过程呢,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它运作?我们是应该预见命运的未来,避免将至的危险,还是顺其自然,放任自流?
3 我们知道,精神渗透到肉体的各个角落,很容易被引导或受影响,而引导或影响的指令可能会来自于客体,或是发自于在心智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度观念。
4 渗透到身体中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结果,反过来,这种遗传,又是世世代代的人们所遭遇的一切境遇作用于能做出反应、永不停息的生命力量的结果。理解了这样的事实,使得我们在发现自身正显露出令人不快的性格特点时,能够让我们的权威力量派上用场。
5 我们可以在意识地发扬我们与生俱来的令人满意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可以拒绝、压制令人不满性格特点显露出来。
6 至此,渗透在我们体内的精神意念就不再仅仅是遗传趋势的结果了,而是家庭、事业、社会环境的结果,在这些情境中有成千上万的观念、意见、思想影响着我们,有数不清的事件给我们留下印记。其中,有很多是来自于他人,来自于他人的意见、建议或陈述;也有很多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思考,但这一切被接受的时候,几乎没有经过检查或考虑。
7 这种看法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意识接纳了这一切,把它们传递到潜意识中,继而这些又被交感神经系统吸纳,传递到我们肉身的成长中。这就是所谓的“道成肉身”。
8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创造、再生我们自身的方式。今日的我是昔日之我思考的产物,而明日的我也将按照今天我的思考方式塑造自身。这就是引力法则在我们身上的应验,它带给我们的,不是我们喜欢的、我们想要的、抑或别人所有的,而是把我们的“自身”奉送给我们。我们的“自身”,是我们思想的产物,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然而很不幸,我们中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在无意之中创造我们自身。
9 我们中的任何人,当想要为自己建造住房的时候,是何等的小心谨慎、缜密筹划;是怎样地关注每一个细节;如何鉴察所用的材料,拣选上好的物品。然而,当我们为自己建造精神突围的时候,却是何等的漫不经心。要知道,精神家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物质家园,因为,有可能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的每一件事物,都取决于我们用以建造精神家园的材料的品质如何。
10 什么是材料的品质呢?我们知道,它是我们在过往中积聚并储存在潜意识心理中的一切印象的结果。如果这些印象是恐惧、烦恼、忧愁、焦虑,如果它们是负面的、消极的、怀疑的,那么,我们今日所用来建造精神家园所用的材料,其质地也同样是负面的。这种精神家园不但没有任何价值,反而会使我们的生活腐烂发霉,带给我们更多的撕心裂肺、忧愁苦恨。我们只好永远忙于修修补补,好让它看上去至少还像模像样。
11 然而,如果我们存储的是勇敢的思想,如果我们一直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迅速扬弃刚刚露头的负面想法,拒绝与它发生任何关联,拒绝以任何方式与它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那么,结果会如何呢?我们的精神材料就是上上之选;我们就能够用它们创造一切我们想要的材质;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想要的色彩;我们的精神家园安然稳固,永不褪色;我们对未来毫无恐惧、焦虑;没有什么漏洞需要我们去劳神费力地修补。
12 这些思维过程,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看都是事实,没有理论或猜测的成分,也没有什么奥秘可言。事实上,这些道理如此简单,以至于每个人都能理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清扫我们的精神家园,日日更新,保持房屋整洁。精神、道德和肉体的清洁对我们的进步而言,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13 一旦我们完成了精神房屋的清洁工作,我们就可以用余剩的材料打造那些我们渴望实现的理想,或精神愿景。
14 有一处良田美地等待我们去认领。宽阔的田园、茂盛的庄稼、奔腾的流水和上好的木材,一望无垠,直至我们目之所及。有一座华屋广厦等待我们接收,内有珍贵的图画、丰富的藏书、华贵的幔帐,极尽奢华舒适。财产继承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大胆主张自己的继承权,占有并使用这些财产。他必须使用,不能让家园荒芜。这是能够让他拥有这些财产的惟一条件。使之荒废无用将视之为自动放弃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