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又是一年过去了
“既然你们这四家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立即治污设备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标准要么只能搬出经济开发区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用在过去的一些枝节问题去纠缠而是要讨论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刘思宇喝了一口茶等着参会的人消化自己的话然后又清了清嗓子说道:
“其实我觉得李总你们几位在思想还是没有转过弯来只看到政府这次逼你们治污设备让你们企业背负了很大的负担却没有看到这次对你们几家企业来说还是一次发展的重要机遇。”
‘“机遇?”李家伟不由眼睛一亮,陷入了思索之中,而另几次负责人,则是一片茫然。
“对,是机遇,如果你们能抓住这次机遇,对你们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刘思宇满有信心地说。
随后,在众人有点疑惑的眼神中,刘思宇把这几天自己思考的结果说了出来,这次燕北区让四家企业要么治污设备,要么搬出经济开发区,表面看起来,让这些企业亏了不少,而那三家企业,据刘思宇的了解,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他们找到政府说理,其用意只是想让燕北区政府对他们进行补偿,拿到一笔钱,而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因为规模较大,现在还处于略有盈利的阶段。更主要的,是李家伟并不想放弃燕京这个市场。
但是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因为生产设备并不是很先进,是几年前从国外进口的老设备,在国外已属淘汰货,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所以李家伟一直为不新设备而纠结。
要更新设备,公司的资金有困难,而如果不更新设备,其生产工艺不能改进,产品的竞争能力不足,无法和一些大公司,或者是国外的品牌抗衡。
所以,刘思宇建议李家伟借这次机会,想法扩大规模,更新设备,特别重要的,是希望他抛弃以前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股份制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
至于那三家企业,本身的产品没有什么竞争能力,刘思宇建议他们干脆以厂房等折价入股燕新公司,大家合资对原来的企业进行改制和更新生产设备,这样既能使新成立的公司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标准,而且还能让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更为重要的,这样一来,他们还可以借这次机会,让企业蓬勃发展起来。
李家伟听了刘思宇的描述,顿时心动起来,只是,他知道仅凭自己的燕新电镀有限公司,想完成扩大大规模,更新设备,资金还有很大的难处,当然,如果那三家企业也愿意入股,人多力量大,其资金的压力也小一点。
“刘记,你说的不错,我知道我们燕新电镀有限公司,如果再不更新设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等待我们的,只是死路一条,不过,要完成这两项,单凭我们自身的资金,不怕说句丢脸的话,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现在的银行,他们只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对我们这些民营企业,他们根本不愿贷款。”李家伟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如果刘记能为自己解决资金问题,他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把燕新公司做大做强。
“呵呵,李总说的也是实情,不过据我了解,民营企业融资确实困难,但合资企业,在这方面会有不少优惠。这就要看李总的胸怀大不大了。”刘思宇望着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