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部分

世姝 裙子 3193 字 4个月前

朝渊县主一手发展起来的养殖场,不仅许多地方都在蝗虫还没有完全长成气候,还是蝻虫时就已经将之消灭,使得蝗灾发生的范围小了许多;且在飞蝗肆虐之时,这些家禽竟然也能以惊人的速度将这些飞蝗捕食干净;如今更有这收购蝗虫的消息。

也就是说,灾民还可以凭借这些已经死去落了一地,原本以为需要白花心思以及力气清理的蝗虫换些钱,度过目前的艰难关头。

还有一些人还抱着怀疑的态度,却又没胆子多问。

陆十见到这样的情形,折回车子边与墨姝说了灾民的反应,道:“都已饿成什么样了,这些灾民许多都仍在犹豫观望,却不知要拖到何时。但是县主还得赶去临海县,不如这里收购蝗虫的事情就交给赵管事处理,马车继续赶路?”

陆十口中的赵管事名为赵强,乃是赵高的弟弟,此次伍子珩指派了他过来,就是随时准备着处理类似的事情的。

墨姝一听同意了,让陆十将赵强叫过来,说明了情况,又嘱咐了几句,仍是说了价钱让赵强看着定:“……虽然是给这些灾民一条路子,但价钱也不用太高,当然也别太低,就按优良饲料来定就好了。”

赵强躬身应诺。

墨姝想了想,又道:“如今这样的情形,就是有钱这些灾民怕是也不容易买到吃的粮食,不如就以粮食来换好了。这附近的养殖场都储存着一些备用的粮食,运到这边先用着,改日再从别处运过来补上。”

一边说,见赵强在点头之余也若有所思,墨姝就问:“赵管事还有什么想法?”

赵强只是听墨姝提到各地储存备用的粮食,想起这位县主在各地建养殖场都没忘记存粮,当时因为去年各地丰收,粮价并不贵,但也就是几个月功夫,现在已经涨了几倍的价钱。

因此赵强在心底小小地感慨了一回墨姝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如今听见墨姝相问,赵强立即打起了精神道:“县主觉得多少粮食换多少蝗虫比较合适?”

墨姝抬眸诧异道:“若是我都计算好了,还用你干什么?”

赵强一听冷汗立即就冒出来了,立即道:“县主说的有理,是小的考虑不周。”

说着赵强就在心里飞快地计算起来,片刻之后又问:“三石蝗虫换一斗中等品质的麦子,县主觉得如何?”

在时下一石大约是十斗,这样换,就相当于三十斗的蝗虫可以换一斗麦子。

墨姝一算觉得还行,当下点了点头:“就这么办。陆十一就留下搭把手,你将这事办好了,回去表哥自然会给你赏钱。”

这位刚被委以重任的赵管事忙点头应是,随后退开往灾民和陆十一的方向走去。

墨姝将陆十一叫过来也说了几句,才让车夫起行,陆十几个护卫自然跟上。

这边赵强走到灾民旁边,当即和气地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还拿出了晋国公府的木牌子。

说起来还是赵管事有经验,这牌子一亮出来,这些灾民别说分辨真假了,就连上边的字也未必认识,却一下子觉得这件事可信的程度大大提高了。

既然认定了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众灾民一下子都待不住了。而且看见赵管事比陆十一似乎好说话的样子,就有回去拿了工具的人大着胆子问:“既然墨家和伍家的贵人收这蝗虫,不知是什么价钱?一石蝗虫可以得几文钱?”

问及价钱,众人都紧张起来,巴巴地看着赵管事。

赵强和气道:“主家说了,三石蝗虫换一斗中等品质的麦子。”

这么好?!

众人都觉得如在梦中似的。

一个灾民结结巴巴问:“多、多少?还可以、可以直接换到……麦子?”

赵管事肯定地点了点头,又重复了一次:“三石蝗虫换一斗中等品质的麦子,将蝗虫拿过来,就能直接换到麦子。”

众人一听立即匆忙赶回家去拿工具了。

而聪明的,早已拿了工具过来的人,则开始就地扫起了蝗虫。

伍家和墨家真是大好人!

只用了一点低价收来的麦子,就让齐鲁灾民记住了墨姝和墨家、伍家的大恩,而且旁人还不能说墨姝是收买人心,因为她是用麦子买的饲料。

杨琉璃听说这件事之后,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以前总觉得墨姝不擅谋划,会不会错了?

121、赈灾

在墨姝前往临海县的同时,朝廷派遣到这边的捕蝗使陈海和琅琊王氏的现任当家族长嫡长子王直已经得到了消息,也都到了这里等候。

虽然说陈海和王直如此,很大程度还是因为看晋国公府的面子,但是,若非墨姝此次养殖场的家禽确实在蝗灾中立下了大功,即使有伍家的关系还有墨姝的县主身份,两人也不会亲自到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