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部分

世姝 裙子 3265 字 4个月前

就从山庄的孵化房运过去的,因此那里附近的农田也因此得利,因为山庄也卖了一些鸡粪给附近的地主。

除此之外,更多的肥料则运到了晋国公府各处的田亩。

晋国公府作为大梁最有权势的名门贵族,名下的田地自然是不少。

这样的做法传到了别的地方,众地主纷纷效仿,各地的新犁还有墨姝建的鸡场出产的肥料都供不应求。

而且墨姝还特意给各地,尤其是中州陵北以及附近州县的养鸡场转达了自己的意思,就是在春耕时,将养鸡场里的鸡都放出去,免费给附近犁过了的田地吃虫子。

这些田主也都很乐意。他们没有任何的损失,就可以将埋在地里的虫子虫卵消灭,还可以得到一些鸡粪肥田,何乐而不为呢?

189、干旱

因为有了这新的曲辕犁,各地的春耕都比往年完成得早。

收到地方官员接连递上来的歌功颂德的奏折和喜报,刘楷心情大好,心中因两次西征失利的阴霾也散去了不少,在筹划着大运河的开凿之余,已经开始打算着是不是等夏收之后,又可以攒够钱再次西征了。

这些各地的官员并不知道梁帝刘楷打着这个主意,在上表时还纷纷永乐许多溢美之词,不外乎是说天子仁德,上天降下祥瑞,才有此新犁,而这因为曲辕犁的出现,各地春耕都可以施肥再次翻耕,由此能预见今年的好收成云云。

这些人都下意识避开了墨姝养鸡,不仅产肉产蛋,还提供了许多肥料的事情。

墨姝听到这些消息,在高兴之余,想到前世种种,不免心有隐忧,当即默默叹了一口气。

说实在的,墨姝真不知道,她这样做是否正确。

在墨姝计划里,乱世自然是墨家嫡支的一个机会,但是对于百姓而言,却是生灵涂炭的事情,所以她心里很是矛盾。

尽管墨姝拿出曲辕犁,还有养鸡,都是造福百姓,改善百姓生活的事情,但却还是主要从私心出发的。她不知道这会不会让来时发生改变,使原本的战乱消弭于无形。

墨姝心里希望借助战乱的机会重振墨家,但是又不希望看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伍子珩见到墨姝不说话,挑眉问:“表妹听到这个消息不高兴?”

墨姝抬起头对伍子珩道:“虽然说我也希望今年能有好的收成,但是若只是因为春耕早提前施了肥就可以预见丰收的话,就不会说农人都是靠天吃饭的了。也不知这曲辕犁还有养鸡场提供的肥料,能不能让这年景好一点。“

伍子珩道:“这年景的好坏既然不是表妹能决定的,表妹又何必想太多?现在的问题,更多的并不在于天灾。纵使年景再好,也经不起上边的折腾,相反若这年景好了,有些人又该生出花钱的心思了。”

墨姝听着这话,顿时想到了刘楷。

然后就想开了。

伍子珩说的没错,这战乱不是升斗小民能决定的,能决定的只有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个人。

即使她作出了再多的努力,使得田亩丰产,百姓能有活干可以得到工钱补贴家用,若是梁帝刘楷依然想着西征,还有开凿大运河,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这别的就都是徒劳,战乱还是会发生。

想明白了之后,墨姝就不再纠结了。

既然这一切都是大势所趋,与其纠结有的没的,不如赶紧做好准备,看如今这情势,战乱怕是要提前了。

在战乱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墨姝知道到时有钱也未必能用上,即使物价飞涨,粮食什么的生活必需品,出再多钱也难以买到。

这也是墨姝想尽办法囤积粮食的原因。

除此之外,战乱时,不管流民散兵都会变成贼匪烧杀抢掠,学点武艺防身特别是学会骑马,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墨姝觉得自家的下人庄丁什么的也得尽快训练一下才行。

忙忙碌碌间就到了四月,今年南北雨水斗比较少,北方种植的大多是麦子和粟米,需要的水不多,都觉得有些干旱,南方种水稻就更明显了,插秧时田里都没有多少水。

墨姝的心就有些发沉。看来她猜得没错,这天灾也提前了。

即使如此,墨姝心里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里想着这小旱的话,也几乎是年年都有,也许并没有她想得这么严重。

山庄附近河边的池塘在二月就已经挖好。

正如墨姝对外所说的一样,大妮早就将各处收来的鸭蛋和鹅蛋孵化了。

因为孵化期的长短不同,先破壳的是鸭子,在屋舍里边呆了一个月之后,江河化冻,春江水暖,这些鸭子和小鹅就被放养到了池塘里。

同时,墨姝也在中州陵北县养鸡场附近也选了一块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开始挖池塘养鸭鹅。

这个地方距离原本陵北墨氏的田地已经挺近了。

墨志海警惕起来,但是屡次为墨姝到中州陵北养鸡什么的事情上奏折,刘楷都是无动于衷,他知道皇帝对这事并不上心,尽管着急,

却也拿墨姝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