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能。”
以晋国公府的权势,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野心,只不过心思藏得比宋国公府好罢了。
墨姝觉得,晋国公府巴不得墨家嫡支发展起来让其多一份助力。
白氏心里有些遗憾,说到底,还是要借助晋国公府作为掩护,而且只是参与伍家的产业,并以之为主导,墨家也只不过是其生意上的附庸,恐怕不容易真正振兴。
除非以后有机会可以单独脱离出来。
墨云也是心情黯淡:只要刘氏一日还在皇位之上,必然不会让墨家发展起来的。
否则,墨家、尤其是墨家嫡支背负着全族的血海深仇,万一复兴之后对刘氏皇族不利怎么办?
设身处地,墨云觉得,若换了他是刘楷,既已有过靖安八年的造反罪名,早已将定性为乱臣贼子的墨家赶尽杀绝了。
这时墨姝又开口了:“只是,想振兴墨家的话,只是让人参与进墨家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还有另外一个计划。”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看向了墨姝。
墨云不由得感叹,墨姝比他小了好几岁,还是女子,但此时却显得比他有见识且老成多了。
这时墨姝停顿了一下,似在思索应该怎么说。
杨氏问:“姝儿有什么计划?”
墨姝沉吟了片刻,道:“陵北墨氏当初既然能称为第一世家,想必不可能因靖安八年获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经营就全部消失殆尽,我们总还有一些隐在暗处的人吧?”
在场几人都没有说话,默认了墨姝的话。
墨姝接着道:“我相信这些人,包括我们都不是消沉了,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但在机会来临之前,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我的想法是,让这些人到各地经商。”
经商?众人一怔。
墨云开口道:“如今墨家嫡支的这些人,为了维持生计其实已经有不少正在经商了。”
s:o(n_n)o谢谢花衣312的月票!这是《世姝》的第三张月票啦~谢谢大家的订阅推荐支持!真的非常感谢,裙子会努力码字的~
110、经商
陵北墨氏身为几大世家之首,当初经营的产业也算是不少。
只是随着墨家获罪,这些产业大多都被查抄了,而之前的势力、管事,有部分受到牵连,还有些脱离了墨家,另有一部分也分散在各地,为了温饱给人干活或者做点小生意。
但因为墨家没落的缘故,许多人看见这些管事风光不再,都想着欺凌,所以这部分墨家的势力分开之后都谨小慎微不张扬,日子一久,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是从墨家出来的了。
尽管条件已经如此艰难,这些当初受过墨家恩德或者培养的人,有一大部分却仍忠心不改。
墨姝想用的就是这一部分人。
只是自古以来,朝廷都是重农抑商。前朝皇帝令行天下,商人必须纳重税,而且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骑马,商贾子孙亦不得出任当官,如此诸多限制,地位非常低下。
直至本朝规定才宽松了些,但依然是市井子孙不得仕宦为吏,所以但凡有点田地家业的人家,都不会去经商,甚至连经商起家的一些商贾,为了入仕,都会在致富之后就想方设法买田置地脱离商户之名,成为地主,而世家对此就更加不屑了。
陵北墨氏之前虽然有不少产业,几乎涵盖了族中所需的各个方面,但大部分也都是农庄、工坊,其出产只是供给族中所用,少有对外售卖的。其实并不止是陵北墨氏,各大世家莫不如此,因为这些家族都有各朝天子赐下的封邑。至于族里的产业所不能提供的这部分开支,则有出仕为官的俸禄,还有天子的赏赐。乃至于族中经商的小部分人,地位都很低。
如今乍听墨姝要让这些原本管着族中产业的这部分忠心耿耿的人去经商,墨家诸人都不赞同。
墨姝无奈道:“若不经商,如何振兴墨家?三哥出仕为官?还是投身沙场?”
众人一时无言以对。
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刘楷怎么可能让墨云出仕,而从军的话,且不说刘楷仍然不可能提拔墨云。就是墨家众人。也不会同意墨云参军。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不只是一句诗而已。
墨姝道:“即使真有这样的机会,也要有所准备。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资本钱财。而早有人言,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等到机会来时再作应对就已经晚了。”
现在墨姝都已感觉时间紧迫。面对乱世。准备的时间自然是越充足越好。
如今既然已经想到了墨家这一部分人,岂有不利用起来的道理?
杨氏、白氏和墨云几人听了墨姝的话都陷入了沉思。如今这部分人其实也有在经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