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5-23 9:06:24 字数:3244
“水墨,还真是你这个丫头回来啦?”
水墨的视线朝声音发出的方向一看,“原来是曹老师,你这还拿着毛笔啊?难道是在作画?”
“可不是!来来来,水墨,几年没有见过你了,你的水墨丹青应该进步不小,现在就现场画上一幅,让老师也涨涨眼呗!”
曹老师近几年来,还真成了仙儿了,就喜欢这种闲云野鹤的书画文乐的生活。对于水墨这个徒弟,更是爱护有之,疼爱有之,骄傲更有之!
水墨也不跟他客气,接过曹老师递过来的笔,走到一张大书桌前面,直接朝慕容清喊道:“纸墨伺候!”
那语气说有多傲娇就有多傲娇!
看得慕容清暗暗吞了吞口水,这家伙根本没发现她的一举一动,直接牵动了这个刚吃过一次肉的男人!
慕容清闪了几次神儿,这才听话地把一张崭新的宣纸放在书桌上面,并接过水墨专用的砚台,这可是水灵曾经在宋城古玩街顺来的宝贝儿。
还好水墨上哪里都喜欢随身背一个大包,看起来很鼓的样子,其实完全是放的空档,这也方便她使用储物袋。
水墨这一枚砚台,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宋朝端砚,水墨使用得多之后,才发现这端砚虽是端砚,但是却不是宋朝的,而是唐朝的。
当初砚台外表被人故意做了新,被水灵拿到手后,被她轻轻一弄,就直接换了大样儿。
“水墨,你这砚台不简单呢!”
这不,水墨这一把砚台拿出来,就把稍微懂行一点的曹老师看到了。
“呵呵,曹老师,好眼光!”
水墨本来就这样糊弄过去就行了,但黄河老师偏要来插上一嘴,“水墨,你们师徒可不能在一边糊弄人,还是跟大家都说说这砚台有何不简单吧?!”
“这砚台是唐朝端砚!端砚的鉴赏分断坑口、评石质、论工艺等三个重点。砚辨之难,不难于辨精粗,而难于断坑口。断坑口与评石质是紧密相连的,石质、石色、石品花纹、石声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方砚台完全具有典型端砚特点。
至于说它是唐朝的,开始我只是大概判断了一下,不能肯定。后来还是我直接送了它去鉴定所鉴定了具体的年代,要由我们凭借经验之类的来判断它的年代,还真的是有些困难。”
水墨毕竟不是专业的古玩鉴定专家,这些专用术语也是她从一些书上所看后,直接照搬硬套上去的。
其实水墨之所以可以时不时捡漏,也是因为她重生一世,一来机缘很深,二来就是她是修真之人,五感异于常人!古玩是经历了无数岁月和历史的沉淀,有着独特的味道。
黄河听得是一知半解,郁闷地说道:“水墨说得倒是很专业的样子,无奈我太过愚昧,听了半天还是像听天书一般。但是水墨的意思我是听懂了,这砚台是唐朝端砚!正宗的!”
“是啊,黄老师说得不错。我看了这方砚台半天,还真像水墨所说的唐朝端砚!”
曹老师虽然平时喜欢书画之类的,对于相关的笔墨纸砚还真有一定的研究,只是他毕竟不是专业的,也不好说话太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