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编探着脑袋过来:“这……这不可能啊,这些资料是我亲自打印出来的,刚才还好好的。”
宋初按照页码找到自己手中对应的报道,和章邯的那份一样,照片被血手印挡住了。
“报道是半年前的,”李双在日期下做上记号,“这么长时间,如果怨气够重的话,应该已经变成厉鬼了。”
“名字那块儿怎么糊了?”章邯侧头去看李双的,却发现李双的资料上名字的部分也模糊成一片,仿佛是故意不想让他们看到。
“看来就是他了。”
宋初快速地扫了一遍报道,报道内容是某位男子被一个施姓同性性侵。报道中说,姓施的男人被关进了监狱,并且大幅报道了关于他的生平不幸,对被性侵的那位却只有寥寥数语,言其“清秀”,看得宋初很是不爽,看着副主编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只猴子。
副主编被看得头皮发麻,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宋……宋小姐,报道有什么问题吗?”
思及某人刚才义愤填膺、信誓旦旦地说着惩恶扬善、公平公正,宋初翻了个白眼儿扔下手中的纸册:“知道我看了这篇报道有什么感想吗?”
“什,什么感想?”
“我想把写这篇报道的人拖出去打一顿扔进臭水沟里让他清醒一下!”
副主编哆哆嗦嗦的拖过资料册,看来看去没看出什么不对,新闻报道不都是这么写吗?叙述事实,揭暗,发掘案后原因,这篇报道当然也是如此。
李双和章邯也觉得这篇文章有些不妥,现在媒体的主流报道方式就是如此,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刮起的风气,非要给犯错的人找一些“有深度”的理由,受害者反而被忽略了。就像他们手中的这些报道一样,罪犯的脸上马赛克打得厚厚的,受害者的面庞清晰可见。
的确,若是刊登了罪犯的照片,可能会让一些激进的人士给他们造成威胁,所以撰稿人很好地保护了罪犯的个人信息。至于受害者就没有那么多想法了,受害者嘛,即便被人知道了也只会同期,又不会造成什么伤害,而且,报道总要有一些“硬锤”实料。
然而,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美好。
“有人记得这篇报道中的被害者的信息吗?”李双问道。
副主编推了推眼镜,站起身:“我这就去把撰写这篇文章的记者找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清瘦的男人跟着副主编进来,脸色有些萎靡。宋初眯了眯眼睛,这个人就是有鬼影的那副照片中出现的那个人,看来方向是找对了。
“我记得这个人,他叫乔志恩……”
因为这样的案件并不常见,当时负责这个案件的这位记者记得十分清晰。
案发的时候,乔志恩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人扯进了小巷子里。当时路上人不少,听到他的呼救都会看上两眼,但是听到扯他的男人自称是他父亲,又见乔志恩一副学生样,也就不会管这趟闲事。
事情发生之后,乔志恩报了案。警察抓捕犯人的时候,引起了围观,还有人录了像传到网络上,引起了媒体注意,才有了后来的事情。
“你在报道中写道,上门采访的时候他本人并没有露面,这张照片是他母亲提供的吗?”宋初将印着血手印的照片展现给那位清瘦的记者看。
记者吞了口口水,禁不住后退一步:“不是,这张照片是乔志恩公司的同事提供的。”
宋初进一步问道:“那你在刊登照片之前有没有得到乔志恩本人或者他的家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