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越深,光线越暗,头顶的枝叶越发密集,温度也越来越低。不巧的是,这时候雨却越下越大了。即便穿着雨衣,众人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雨水打湿了头发和衣服。
艰难行走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赵乾突然停了下来,阻止了众人前行的步伐。前方的密林中逐渐升腾起白色的烟雾,却没有扩散开来。众人蹲下,躲在树丛后,看着眼前的景象。一阵铃铛声响起,宋初差点以为团子也跟过来了,细听之下,那声响却是从白雾中传来。片刻之后,白雾几乎已经挡住了人的视线,铃铛声近在眼前。一个白色麻布丧服的男人手持铃铛缓步走过,身后跟着大约十来个神色肃穆的阴魂。
待到那一行“人”走过,赵乾才松了口气,起身继续向前走。
“这一片阴气浓重,常有借道的阴魂,遇上了最好不要冲撞。”
好在一路上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众人走出密林,顺利到达了一个小村落。这个村落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与世隔绝了,没有通电,也没有信号,照明全靠油灯蜡烛,通信基本靠唇舌。令人惊异的是,这样的村落,每家每户却都是住的精致大气的宅院。暂时安顿梁京墨一行人的,也是一座不小的宅院。
雕梁画栋算不上,精致却是真的。整座宅子都打扫得很干净,虽然地方不算很大,空间利用却很合理。卧房里都是雕花木床,寻常已经不太能够见到。梳妆台和床榻间有屏风隔开,应该是为了避讳镜子。
细细看下来,宅院的每一处安排都符合阴阳,该避讳的也都避讳了,整体是挡煞的布局,难怪即便此处阴气极重,人们还是可以生活。
“真是奇了怪了,”李双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会,趴到了窗户边上:“布置这宅院的肯定是懂行的人,怎么会任由一颗槐树长在院子里?”
文物修复处的院子里也有一棵大槐树,宋初进进出出都能看见,并不感到奇怪。此时若不是李双提出来,她也没有发现,原来这座宅院的院子里,竟然也有招阴的槐树。
目光越过院墙,隔壁的院子里,同样有一棵高耸的槐树,似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会有一棵槐树,着实令人不解。
赵乾对此也不是很了解,这边的居民对这些槐树存在的意义也是语焉不详,大多都是因为长辈的嘱咐而不敢动院子里的老槐树。院子里长棵槐树,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什么,每年春天还有槐花,他们也就没有想过动它了。
梁京墨对这些说辞很是怀疑:“真的没有什么影响吗?我出去转了一圈,这里的居民不多,大多三四十岁,也有十来岁的孩子,但是我没有看到一个老人。这里的人,恐怕寿命都不长吧。”
赵乾无奈地耸耸肩:“养尸地也是需要养分的,世代守护养尸地的人们,是养尸地的守卫者,也是养尸地的养分来源。”
“哈?”章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他们自己知道吗?”
“当然是知道的,身为养尸地的守卫者,对养尸地比谁都了解。但是他们不能离开这里,这是他们的宿命。一旦他们离开这里,一个月之内,身体会越来越虚弱,然后内脏衰竭而死。”
宋初心头一紧,下意识抓住了梁京墨的胳膊,梁京墨安抚地拍拍她的脑袋:“他们没有想过把刚出生的孩子送出去吗,刚刚出生的婴儿受此地阴气影响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
赵乾耸肩:“怎么会没有想过呢?可是这样并没有什么效果,婴儿反而死得更快些,有的出去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试过几次,也就没有人再冒险了,呆在这里接受自己的命运。好了,这些事情是没法改变的,趁着现在不下雨,我赶紧带你们去养尸地看看。”
临行前,赵乾给每个人都戴上了一串佛珠,不像是檀木,倒像是桃木,驱魔辟邪。
村子里的人看到赵乾带着人往养尸地的方向去,似乎想要前来阻止,却又没有人真的站出来拦住他们。守护养尸地是他们的使命,但是他们也想要摆脱被拴住的命运。
养尸地距离小村大概一公里,远远的就看到高耸的围墙和血盆大口一般的大门。走近了看,围墙和大门上都刻满了符咒,看上去诡异得令人眼晕。被铜锁锁住的大门是桃木制成,后面还有一道铁门,不知防的是外面的人,还是里面的人。
赵乾只打开了第一道木门,却没有打开铁门,而是从角落里搬出一个梯子,率先爬上了围墙。站上围墙,被两层厚墙包围的、笼罩着黑雾的养尸地就在眼前。
这片养尸地大概有两亩地的大小,并不是宋初想象中寸草不生的样子,地面上爬满了藤蔓,藤蔓中有竖起的木碑,上面写着人的名字和入葬的时间。宋初嗅了嗅鼻子,没有闻到异常的味道。
“是我的鼻子不灵了吗?”
梁京墨蹲下身:“养尸地本身只是自然形成的极阴之地,与恶无关。但是看这些鬼藤的生长趋势,西北方向当有异常。”
赵乾点头肯定了梁京墨的猜测:“对,毒人就是从那里开始出现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个人遇害,我们发现了两个空棺,但是只抓到了一个毒人。”
围墙并不宽敞,好在大家都算得上灵活矫健,在围墙上移动也不困难。
“这里不会有僵尸吗?”宋初看着一排排的木碑问道。
李双踮着脚在围墙上走着猫步:“尸体在下面躺上一年半载的就是僵尸了,你猜有没有僵尸?”
赵乾插话道:“这里的人下葬到这里之前都已经过了头七,魂魄已经不在,一般而言,这里的僵尸不会自己跑出来的,小姑娘不用担心。我们在被抓到的毒人体内发现了好几种蛊虫,三魂七魄都在,应该是人还活着的时候就被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