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老夫人……
她的亲生母亲,她的额娘,此生只见过她这个女儿一面,而且仅仅相处了那么短暂的时光。
如果天辛早就知道,她一定好好摸一摸她的额娘,亲一亲她,弥补她多年来对额娘的思念。
难怪皇后娘娘——不,藜问,藜家大小姐,那是她的嫡亲姐姐,难怪会那么疼爱她,不忍她做下人的活儿,不忍她挨饿受冻。
难怪皇帝会给她赐姓为“藜”,因为她本就是藜家人!她是藜家的嫡三小姐!
只是,也同样托姐姐的福,她一出生就被抱走,离开了家。
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
何以这样说?
皇帝,哦,就是尹思林,有以为青梅竹马,叫庄媛,多年前就许了她皇后之位,他的父亲高宗也默许了此事。
一直到登基之前,庄家都在筹备嫁女之事。
庄家即将出一位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这是多大的尊贵啊!
那时候,还是太子的尹思林,在登基前半年奉旨到秦州府微服巡视。
可就因为那次出宫,庄家的希望随之破碎了,庄家小姐做皇后的梦想,也瞬间破灭了。
秦州府,有三朝老臣藜老大人的府邸,尹思林必然要上门拜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按祖制,藜家的大小姐是应该参加选秀的,听闻藜大小姐端庄文慧,威仪万方,才学不浅,外貌更是倾城倾国,比庄媛还有国母之态。是以,尹思林想要顺便看一下那位即将成为他的贵妃的女人。
如果要问庄媛哪里不如藜问的话,恐怕可以说,庄媛是败给了尹思林的一见钟情。
是的,只一眼,尹思林就中了藜问的毒,他深深爱上了藜问。
几乎不需要任何缘由,他就深陷在藜问的光环之中。
他当即决定,不仅要册封她,还要在登基之日,册她为皇后,让藜问做他的正妻,将来他们的儿子就是下一任太子,来日执掌北国江山。
藜老大人喜闻乐见,藜问也不负藜家人所托,顺利成了尹思林的妻子,生下了他们的孩子。
而庄媛,只封了慕妃,委屈地入住雨霖宫。
她的尊严,庄家的面子,都已经被尹思林和藜问一扫而光。
自此,藜问便成了她一生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常会遭到她的找茬设计。
只可惜,慕妃不仅太任性,而且低估了尹思林对藜问的爱。
尹思林不仅帮藜问把那些疑难都挡了回去,还在慕妃欺负藜问之后,流连藜问的毓宁宫,除了上朝外,其余一切活动都在毓宁宫完成,包括批阅奏折。
慕妃想见其一面,更是难上加难。
藜问的荣宠已经远远盖过了皇宫中的任何女子,成为后宫女人的第一人,而且,上头没有正经太后约束她。
夫君的恩宠不衰,公公不关心后宫之事,有没有婆婆耳提面命,这些对于一个女人来讲,真是太幸福了。
这种情况下,藜家总会沾上外戚之嫌,不知尹思林是不愿意相信,还是根本只顾着藜问,所以没有想到。
而他的父亲,也就是高宗,什么都没说,就一手替他把后面的事办了。
藜老大人一室虽然没有男丁,但藜家一族家世庞大,旁支男子,藜问的叔伯和堂兄弟中,仍有在高位为官的,未免外戚坐大,在藜问入宫后,高宗就把藜母所生之女抱走了。
接生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高宗亲自安排的,甚至没有让藜母见一见那个刚出生的女儿,就直接狠心的将其抱走。
而藜老大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襁褓中的爱女离开自己。
高宗给她取了名,叫天辛。
不知高宗把她送到了哪里,直到养到三岁才带进宫。
从此她便被留在了藜问身边,和太子一起长大。
藜问时常带她在身边,她有一个画室,其余的人不许随意进入,但是藜问许她进去。
她作画的时候,天辛就在身边服侍。
虽然藜问精通琴棋书画,诗酒茶花,但她向来只作画,画人,而且,只画过一个人。
天辛觉得奇怪,藜问画技相当出神,却总是把尹思林画成不一样的感觉。
藜问笔下的尹思林,和真人相貌没有差别,只是……
尹思林偏黑,画上的人白嫩如玉脂。
尹思林霸主气质更浓烈,画上的人看起来温润柔暖如仙人走进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