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的想法是挺好,可他忘了,李过的游击军熟悉地形,他要用步军对付李过的游击军,一对一的比例肯定不行,那只有挨人家削的份。
对付同样数量的游击军,他就得拿出两倍到三倍数量的步军来。这样,他那点步军就相形见绌了。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李过的游击军自己背着炒面。
一袋炒面能坚持五六天,不用专门找时间吃饭,随时饿了随时从口袋里抓一把炒面,只要有水就能吃饱。
清军得专门拿出时间来,挖灶开饭,这就又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李过也不是傻子,再说身边还跟着个宋献策呢,能让你的八旗骑军那么轻松就前进吗?
很快,李过就明白了阿济格的意思。他可不会那么轻易就上当,把用于运动战的兵力抽回来。
阿济格的步军和绿营兵让游击军给绊住了,有些甚至很快就被消灭。骑军再往前进军,还是周边没有护卫。
但李过手里的士卒倒是真的不多了。他尝到了游击战的好处,才不会改打阵地战。
他把身边三万人马再次分开,只留下一万主力在前面阻击,剩下的两万人再次迂回到清军侧翼,待清军攻击李过前方的防线时,突然从两侧插入清军缝隙,把清军大队截成了三段,各自为战。
这下,整个陕北战场彻底乱了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一场混战。
拖在后面的阿济格,本来后面就缀着个高一功从榆林派出来的尾巴,绿营兵又没有阻挡住李过的游击军。
在绊住阿济格的绿营兵和步军之后,游击军分出人马,和高一功派出的两万人马合兵,将阿济格纠缠在富县北面的山茆地带。
阿济格倒是想按照自己的主意来,往前跑。可是,四周西北军的数量已经局部形成优势,将他包围了。
四处都是西北军,跑就挨打,阿济格只能龟缩在一个地方,四面防御,动不了窝了。
中间的清军骑军,也被穿插过来的西北军包围,不分昼夜的骚扰。前脚追击骚扰的部队,后脚营盘就让人家给占了,最终陷入苦战。
只有前边多铎人马多,拼死攻击李过在洛川以南的主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