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占领京师南城之后,没有再发动新的攻势。
内城一片死寂,而南城则到处是火光和狗吠之声,偶尔伴随着人的哭喊、呼喝和火枪的击发声响,直到天亮。
上午巳时,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在德胜门外的护城河边上,扯着公鸭嗓子向城上大叫:“我是宣府监军杜勋,奉大顺陛下旨意,要进城见皇帝陛下。城上是谁在值守?快快开城,不要误了大事啊!”
他的背后,一个黑衣黑甲,威武高大的大顺武官立在那里,赫然便是王烁。
李岩根据李自成说的意思,草拟了谈判条款,经李自成过目,盖上大顺皇帝的玺印,在杜勋从宣府赶来之后,便命他进城,向崇祯皇帝宣读。
杜勋怕死,不敢进城见崇祯。
他投降之后,崇祯并不知情,还拟了诏书表彰他,说他是“骂贼殉难,予癊祠。”如今他活着出现在崇祯面前,崇祯非活剐了他不可!
王烁被李岩安排为他的副使,名义上是监督他执行使命,实际是要做自己的大事。
李岩已安排好一切。
王烁在杜勋见崇祯的时候和他一起觐见,设法说动崇祯跟他逃出去。
只要崇祯被说动,王烁就杀掉杜勋,带着崇祯,躲进前门内取灯胡同胡琏器的一个亲戚家里。
这亲戚和胡琏器是至交,从兰州出发时,胡琏器写了书信,原来是打算让王烁进京后住在这亲戚那里的。
王烁劝动崇祯,杀掉杜勋,过了约定时间,杜勋不回来交旨,顺军必然攻城。
城破之后,李岩会安排亲军去取灯胡同寻找王烁,然后王烁和崇祯换上亲军服饰,趁乱混出城去,汇合王烁的卫队,打李岩的旗号,持李岩文书,经河南、陕西,返回兰州。
按理说,李自成提出的议和条款,崇祯是绝无可能答应的,拒绝之后,大顺军也必然会攻城。但如果崇祯答应议和,那王烁就不去暴露身份,劝崇祯离开京师。
至于往下,将来如何发展,就只能听天由命,另做打算了。
李岩的营帐里,杜勋听说让他去见崇祯,吓得腿都哆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