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狱待的这十天,王烁把时间基本用在了构思政权的体制和管理机制上。
在西宁的时候,虽然他抄袭的,伟人建国前的行政体制,对迅速稳定西宁局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个体制还是过于粗糙了。
一来是伟人的东西他没有学全,而且有些东西后来被证明是过激的,不适合完全运用。二来,他引入了部分纯民主机制,这就让他的基层体制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也给部分有知识的聪明人空子可钻,利用他的制度来公然对抗他的政权。
他必须把所有制度精细化,不给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的机会。好在我党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来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做为公务员的王烁,过去都认真学习过,应对起来可谓得心应手。
这里面包括严格的用人制度,民主化渐进机制,教育机制,律法机制,监察机制,等等。每一个机制都是一套完整的学问,在这里啰嗦起来恐怕要上万字才能说个大概(老余试过,只能删掉了),还是不浪费大家的书币了。
总之,王烁利用他在现代时学的社会管理学问,完善了他的政权管理体制。关键,还是办学校,把他的思想,他知道的体制及其作用、用途,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再依次传递下去,让这体制和思想在所有官员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再次播种,得到更多的种子。
接着,他就再次进行军队编制改革。
第一次军队编制改革,是占领西宁之后,他用现代军制和古代军制结合的办法,改革了军队编制,为的就是让所有人渐渐适应旧军队编制向现代军队编制转变。
此时,他就完全将军队编制转化为现代军制了,设军衔,所有部门,包括政治教官的称谓,都完全变为了现代军队的方式。
只是,经过大家讨论,他“西北守土大将军”的称谓暂时不宜改变。因为你如果按新规矩叫“总司令”,外面的人听不懂啊,谁知道“总司令”是个啥东西?
现代军队的编制,是经过中外军队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实践,得出的,最科学的编制。既然有先进的东西可用,他干嘛还要守着旧的,落后的东西?
再说,吴朗西在加紧制造火枪,他的军队也即将进入初级热兵器时代,军队编制现代化是必须做的事情。
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吴朗西也没闲着,在他的催促下,加紧了新武器的研发制造工作。终于,第一批新式火枪一万支从青海运来了。
这些火枪都是吴朗西经过多次实验、改进,才制造出的定型产品,威力比之鸟铳不知大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