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叔听了王文秀的鼓动,尤其是看到别人投股第一次的都回款到位,在广场庆祝时的热闹场面,他深深感到这个“周新制”公司就是好,它首先不骗人。他真后悔前次没借下钱,要不自己也和别人一样收到还款了。这个公司说回钱,真就把钱打到每个入股人的卡里了,庆祝回款的那天,人人都高兴的无法形容,她们唱,他们跳,他们个个乐开了花。我陈老头何德何能,一个农民,在广场为大家打扫场子、保管保管乐器,服点小务,挣几百块钱,生活苦点没什么,现在也能吃饱穿暖,可就是不敢遇到点事,去年房子漏了,请人修了一下,就花了1000多元,现在的钱真不顶钱用。要想手头宽裕些,就得入股分红。自已年龄大了,在村里农活也干不动了,什么天灾人祸、人情礼往,那头离了钱能行?都不行。想到这里,陈大叔又开动脑筋,看向谁借些钱报它几股,根据上次经验,投入一星期本就回来200元,多讲信用呀。他和别人想的一样,回款后,先还借款,以后的就全是自已的了。陈师夫很老实,但他心中突然想到一个词:“借鸡下蛋。”陈师夫觉得自已也了不起,会用别人的钱来富自己了,这时,他偷偷的笑了起来。
看见老伴偷偷的笑,妻子很奇怪。
老伴问:“他爸,你高兴啥?”
“没高兴啥。”
“没高兴,你嘿嘿笑啥?”
“真没笑啥。”
“老陈,老陈你不说是吧,我不给你看摊啦。”说着佯装要走。
陈大叔赶快说:“还真有点大事,想和你商量。”
“啥事?”
“那天刘文秀他们开庆祝会,你都看见了吧。”
“看是看到了,可咱没有富裕钱入股呀!”
“咱也学人家‘借鸡下蛋’。”
“咱家鸡蛋还吃不完呢,你还想借谁家的鸡下蛋?”
“我说的是借钱入股,回本后像他们样高兴。”
老伴忽然懂了:“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发财!”
“是。”
“向谁借?”
“俺老二。”
“怎么开口?”
“俺娘因胃癌死的早,你到俺家时,他才5岁,是你这个老嫂比母把他养大,他最听你的话。他两口子在村里做豆腐卖,我估计他手里有余钱,就说咱借用他1200元,三七21天钱就回来了,回来立马还他。”
“他是你亲弟弟,你去借。”
“你有恩于他,你借比我面子大。”
“我不去,他比咱娃才大6岁,我开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