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份的一天,阳光明媚,气温清爽。李青云在做着早饭。儿子读高中,狼吞虎咽的吃完饭,背上书包,说了声:“爸、妈,我上学走了,拜拜。”
儿子今年17岁,叫王刚,高二学生,1米8的个头,穿一身深蓝色运动服,脚穿一双运动鞋,浓眉大眼,给人一种很帅的感觉,学习是全班前5名。丈夫坐在饭桌上,每顿饭都在观察儿子吃饭,心里很高兴,表情上流露出一种很欣慰的笑容:“小伙就是长大了,一个顶我两个人吃。”
李青云的丈夫叫王强,今年48岁,在县政府任后勤副主任工作,公务员,国家干部,□□员。他穿着一身深蓝西装,打着整齐的淡蓝色领带,脚上的皮鞋擦得又黑又亮。父子俩相跟着走在大街上,不认识他们的人,还以为是兄弟俩,一个字:“帅。”
丈夫和往常一样,照常按点去上班。李青云在家洗涮碗筷后,接着又收拾屋子。
李青云,46岁,1米6的个头,不胖不廋,瓜籽脸,雪白的牙齿,五官端正,清秀不俗。一身整洁的蓝碎花上衣,黑裤子。他性格开朗,共事厚道,人很温和,邻居处事和谐,口杯不错。她原在“金华纺织厂”化验室上班,是个职工。企业一方面在大气候的影响下,又加管理跟不上形式的发展,最后倒闭,职工全下了岗。
女儿王菡22岁,是山西大学医学系三年级学生,现在家中就她和丈夫、儿子三口人。
李青云打扫完屋子,把床单全部换下来,把该洗的衣服,全收拾到一块,开着洗衣机,李青云动作麻利的,把衣物洗完,涮干净,正在凉晒,电话铃响了。
李青云放下衣服,擦手去接电话:“喂,谁呀?”
电话中说:“怎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啦?傻冒,我是你最好的知己文秀呀。”
“啊,文秀,你没上街?”
“没有,这不正想你吗,哎!你在家干吗呢?你要没有什么急事,快到我家来一趟,有好事。”
“啥事?这么急?不能在电话里说,我现在正洗衣服呢。”青云说着话,抬头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钟表说:“快11点了,我吃了中午饭过去。”
“不行。真的很着急。”刘文秀在电话里又小声的问:“喂!你老公在家吗?如果不在,你马上过来,生意上的好事,你别做饭了,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就这么定了,我等你啊!”还没等李青云回答,电话已经挂了。
李青云自言自语的说:“啥事这么急?”李青云放下电话,换了件衣服,直奔刘文秀家。
李青云和刘文秀曾是同事,都曾在金华纺织厂上班,都是下岗职工,虽然在一个厂,但那时虽然互相认识但交往不多,因为生性不是同类人,只能说是一个单位,上下班常见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种关系。
刘文秀和李青云同岁,1米6的个头,双眼皮,大眼睛,身材苗条而均称,穿衣服很讲究,戴着一付度数不高的金边近视眼镜,只是个装饰品,却显得文温而雅,书卷气质,人又聪明精干,心气很高。要不是她丈夫王顺心的父亲是位离休老干部,家庭有权有钱,她才看不上张顺心这个窝囊废当丈夫咧。
刘文秀小学毕业后,因家庭困难初中没有上,她父亲是个电焊工人,当时工作不好安排,有人给她提亲,她看上的只是张顺心父亲有权,介绍人一提亲,她便马上同意和张顺心恋爱、结婚。婚后公公安排她到金华纺织厂当保管,和青云成了同事,在7、80年代,能在工厂当个工人,那也是件很荣耀的事情。
刘文秀平时在单位工作,仗着老公公是个老干部,人也有几分姿色,又加生性奸诈,目中无人,想干行政,可惜文化低,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当个非技术性工人。但是,当工人又心不甘,经常迟到早退,车间主任批评她几句,她还是个常有理。和同事说的好听,做事却一点也不厚道。
下岗后,正赶上国家政策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她胆子大,先行一步。2001年,她买了三台台式电脑,在家里搞起了网吧游戏,诱惑骗取1、2年级小学生在她家打游戏机,不上课,引起好多家长的不满。刚开始有两个小男孩来玩,以后,她让孩子们又联系了几个,每个孩子上网费比街上的网巴低,还有方便面、面包、柞菜、香肠、可乐等小食品只收成本费。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宝贝,哪个孩子身上都有些零花钱。她家住在一楼,很方便,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大门又没有门卫,所以很长时间别人都不知道。孩子们早晨起来吃了饭,背上书包走了,不到学校而去了这个“黑网巴”。
有一天,老师通知学生家长,问孩子为何不到校上课?经家长和老师勾通,又问了学生,才知道在刘文秀家上网。孩子们带上家长到刘文秀家要问个究竟?等家长问刘文秀时,她说:“你们家的孩子你自已不看好,你们还来找我麻烦。大街上网巴多的是,他自愿到我家上网。我这也是生意,改革开放,允许做生意,咋!我还犯法不成?”她的言行简直就是一个不讲理的泼妇。
“呸!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你的良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