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姑娘闲暇都在做针线活,只有她家姑娘特别爱看书,她是八岁进府的,姑娘与她同年,那时姑娘便开始看书了,府里人人都啧啧称奇,不知道她怎么会认得那么多字,当时侯爷还考过姑娘,发现她是真的认得字,不是在做做样子而已,因而大乐,说姑娘是奇才,要请先生好好教导,保不定侯府要出大渊朝第一个女状元呢!
还有,她家姑娘自小便百伶百俐,沉稳不已,没见过她慌张的样子,素日里虽然总是笑脸迎人,从不责骂打罚下人,但一双眸子却像能看穿人心似的,因此没人敢小瞧她,夫人更是常疼爱的摸着姑娘的头,笑着说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人家得了她这宝贝闺女。
落枫把《聂隐娘》拿给姚采临,又拿被子搭在她身上,虽然房里用了两个火盆,她还是怕主子会着凉。
姚采临看着书,眼皮子渐渐沉重,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落枫叫醒了她,说是要了。
杜嬷嬷已先到大殿做准备,槐香打来了温水,落枫、瑶想伺候姚采临重新梳洗净面,给她梳了个凤髻,发中插着镶猫眼石的簪子,耳朵上坠了对红宝石灯笼耳坠,那红宝石是西洋来的,成色可好了。
梳好了头,跟着又化上淡妆,胭脂自然柔美,脸上的粉显得服贴均匀,用的是雪玉斋的胭脂,那雪玉斋是京城最有名的胭脂店,连宫里的娘娘们也爱用他们家的胭脂,价格自然不一般了,是普通胭脂的五倍价钱。
发妆都整齐之后,换上粉桃色缎面绣梅花的长袄,下面着一条月白色锦裙,双手戴一副羊脂玉镯,再披上火狐皮的外氅,打扮妥当之后,这才到前殿去。
对于姚采临的打扮,孙氏要求得很严谨,她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在气势上便不可以输了人,若是自认朴素,老是一身淡雅,都不好好装扮,被人小瞧是迟早的事。
因此孙氏每一季都会为姚采临做六套新衣裳和两套新头面,款式一定是京城最流行的,衣裳找锦织绣坊做,首饰找金镶斋订做,那金镶斋往来之人非富即贵,老师傅手艺精巧,打造的首饰绝对不会跟旁人一样。
自然了,在姚府的姑娘里,只有姚采临有这等特殊待遇,别的姑娘顶多一季四套新装,头面首饰就没有了,除了大人赏赐,姑娘们只能自己攒钱买了,但就算她们攒够了钱,却也没那门路进去金镶斋,而锦织绣坊就更别提了,捧着银子进去还会被赶出去呢。
所以喽,可想而知,当姚采临每次穿着新衣裳,戴着新首饰出现时,会有多么招人嫉妒了。
她拥有两世的智慧,自然知道如此高调的奢华只会为自己招来祸端,依她的本性,她是想低调一点的,但孙氏高兴,她便会照着做,只要孙氏高兴的事,她多半不会拂逆,因为孙氏都是真心为她好。
落枫、瑶想陪着姚采临到大殿,还没到掌灯时间,但因为雨势大,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大殿早备好了锦垫,锦垫一个一个排排放在光洁的地面之上,这是要给姑娘们跪拜时用的。
见了姚采临,姚采翡、姚采翠姊妹和姚采谨皆不约而同地过来夸她的狐皮外氅好看,而一向自恃甚高的姚采君虽然没过来,却也对她那件稀有的狐皮外氅挑了挑眉角,脸露不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她这冷淡至极的反应恰恰说明了她有多嫉妒姚采临。
虽然姚采君也不过是姚府的庶女,但她因为文采好,便恃才傲物,可惜她不管文采再怎么好,终究因为庶女的身分,只能配个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