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花信 (2)

春绝句 明月晓轩 1097 字 4个月前

楚话音未落,锦苏玉已经扑到在地,颤声道:“臣,斗胆抗旨。”

原本带着点笑意端坐在一边的西山景晴第一个变了脸色,看了他几眼,目光变幻。皇后也大为震惊,抢道:“锦御侍,陛下乃是询问你,尚未下旨,哪里用得上‘抗旨’二字。你为何不愿,好好说。”

锦苏玉扑在地上哀声道:“我自小读书,家母教的就是从一而终,入宫以来一贯谨慎,尽管至今未得幸,可心里只有陛下一人。今日陛下要我改嫁他人,臣做不到。”

凤楚扑哧一笑:“这话说得重了。这一次并非只让你一人离宫,也不是因为你不谨慎而赶你出去,犯不着这样哀伤。难道……朕的澄河侯还配不上你?”

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彤妃听了这句话都微微皱了下眉,瞟了锦苏玉一眼,神色里大有“见好就收吧”这样的意思。

锦苏玉忽然抬起头,望定了凤楚,此时他脸上已满是泪痕,声音却格外平静清晰,一字字道:“苏玉恋慕的是陛下,此生只愿侍奉陛下一人。即便离宫,苏玉……也终生不嫁。”

短暂的宁静后,西山景晴忽然对着凤楚道:“陛下的家务事,我就不在这里听了。”看凤楚点了点头,她又向皇后行了个礼,起身离去。皇后和四妃已经被这个意料之外的情况冲击的连声音都不敢发一下,尤其是四妃,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得做端坐状。凤楚忽然嫣然一笑,望向旁边的女官,缓缓道:“册锦苏玉为宾,封号‘玉’。”苏玉听了这一句又抬起头,正见凤楚含着笑向他做了个“退下”的手势。

待到他离开,凤楚轻轻叹了口气,依然是笑意盈盈的,目光在后妃身上一转,缓缓道:“今天让皇后和爱妃们看了场笑话。”

皇后这才抬眼,也不敢说话,朝着凤楚行了个礼,带着四妃告退。彤妃几个如蒙大赦,跟着皇后退了出去,一直到走出很远,才听皇后叹了口气低声道:“那孩子算是完了。”贤妃、德妃没想过来,末了又抓了彤贵妃说不是册了宾么,怎么就完了?彤妃冷笑一声:“他玩这种不上品的心机,当下即抹了皇帝的面子,又伤了西山侯的心,还有什么前程可言?”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口,那就是“皇帝最不待见的就是后宫人拿着她来玩心机。”

六月末,锦苏玉这件事还没过去三天,孟郡传来消息,曾和她并肩作战的原孟国大将军琳素纵兵哗变被郡守下狱。这位孟郡郡守乃是凤家宗室里最为强悍的一位,同时也是凤楚心腹大患之人——明亲王凤辞。西山景晴没有出现援救这位曾与困境中来投的部署,她以让人震惊的冷漠来面对,甚至无视于其部署的血书求援。七月,关于景晴复国前的故事忽然在京城流传起来,可想而知,浓彩重墨的不会是如何卧薪尝胆,而是流亡陈泗时的“秘闻”。没多久,连朝房里都有官员们凑在一起咬耳朵,说类似于“听说没有,那个澄河侯在别国给人当过婢女”,再往后就有“听说没有,西山家那位逃亡的时候沦落到青楼中过……”

八月,西山景晴上书请求邵庆发兵“收复扶风”。她分析了扶风之战的机会,末了说:“惟有从外敌手中收复疆土,我邵庆才能得天下之人心;得天下之人心,即能为天下之共主。”

九月,凤楚令和亲王为行军大总管、西山景晴为行军总管,以莲锋等人为副将,集兵三万,出京城收复扶风。轰轰烈烈的扶风之战至此拉开帷幕。这个时候朝廷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此仗,甚至有传言说这就是皇帝拿着数万将士的性命来给“失恋”中的西山侯解闷。这些议论一直到两个月后景晴、莲锋横扫扶风才彻底消散。出战扶风的大军中有一个临时调过来的军官,名唤璃琅,正是蒙冤下狱的琳素之女。

在大军离京的时候,走到十里亭,景晴忽然对担任侍卫的问书道:“不知奉墨在故乡可好。”

问书忙道:“要不,等得胜归来,七娘去把他寻回来?自从奉墨走了后,我就觉得谁都没他细致勤勉。”

景晴想了想摇头道:“今日这样,对他对我都是好事,莫要再去打扰他了。”

邵庆六十五年冬,锦苏玉被册封为玉宾,但是他始终没有得来凤楚的临幸。一年后,他的母亲入宫探望的时候,看着神色憔悴的儿子忍不住埋怨他不该拒绝皇帝的赐婚,放弃了西山当家主夫的大好姻缘来守着这个虚空的宾之位,还成了后宫和权贵间的笑话。苏玉惨笑道:“我若是答应了,当下就不惹人笑话了么?况且,她一个弃国来投的人,之前还被禁在宫中那么久,谁知道她的富贵能有几日,我做什么要拼着被人取笑去跟她?今日来看,的确是我瞎了眼,被人嘲笑也是活该。可在那时……其实,我也犹豫过许久,可还是决定冒一次险,胜则荣华可期;便是不成,也未必不能再得西山侯之心。我只是没想到,陛下竟是让我不得有一点点反悔的机会……”锦司教虽然文武双全,却从来不是多心机的人,听了这番话竟不知道对她这个儿子说什么。四年后,锦苏玉病逝于宫中。

邵庆六十五年冬,陷落于异族之手数年的扶风回归安靖。邵庆以少胜多,雪耻复疆,一时间天下震动,安靖百姓奔走相告。西

山景晴和莲锋至此名满天下,成为邵庆数一数二的名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结束了,本来只想写一个奉墨的番外。结果变成了景晴归邵庆后的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