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庆出发,轻骑快马,五六日入秦州界;再三四日,可到扈县。
江漪一行初二离开集庆,初七到了秦州界的惠县。惠县和扈县接壤,距离秦州州治都是三四天路程,也都是贫瘠的小县。云门家出事,子樱丢官的那一年受景晴之邀到集庆住过一阵。正好遇到外敌扣边,景晴亲自到前线督战,子樱也跟着去走了一圈,所以对长河道沿线城镇并不陌生,在她看来,集庆、惠县比她初见时已经好了不少,至少人口渐多。但在江漪看来,惠县的水准大概只有天朗群山那里能相比。两人行走在城中,看到江漪神色中有些失望的样子,子樱道:“文成年间,惠县、扈县都曾繁荣。那时候,靠的是西境通商,商旅从京城出发,到集庆、瑶州,再到西面各国,长河道是必经之地,因而繁盛。秦州地势更高,土地也更为贫瘠,靠耕作是富裕不起来的。”
“重开商路……此地看来还要清苦数十年。”
“其实,若是能收复瑶州,扶风的日子就能好过不少。”
“瑶州?”
“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得意,从来是鱼米之乡。啊,你可能还不清楚,文成时的瑶州就是今天的陈泗珑北郡。我那个阿姊逃亡异国的时候在珑北住过一阵,那里的富庶她最清楚。”
“韩家好像就是珑北人吧?”
“逃难到此的多半都是珑北、杞阳两郡的百姓,尤以珑北为多。韩氏是珑北望族。”
江漪想了想忽然扑哧一笑:“我还真想看看我们这位西平侯在珑北时的样子。”子樱眨眨眼睛也跟着笑了:“这说的,连我都好奇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偷偷问问那位紫娘子。”江漪笑笑,又道:“子樱知道皇帝为什么任命我这个巡查使么?”
“猜得到一些,只是,不知道巡查使为何让我跟随在侧。”
“你说说。”
“天下大势已定,因此,以往被统一之大业掩盖的事情会一一出现。因为天下太平而无法再建功立业的愿望会转化为叛意;同样的,以往不敢角逐天下的人,也会在太平后重燃野心。安靖大地已经分裂了两百多年,四分五裂之时人们渴望统一,但是在统一大业中,上演无数国破家亡的惨剧,一定也会有想要复国的贵胄,和对故国留恋的百姓。这些都是清渺不安定的因素,皇帝也不敢置之不理。而西面是清渺立国根本,地势复杂、幅员辽阔、兵士众多,若在此出现叛乱,很容易就能形成据点,与朝廷长期拉锯。所以,皇帝派了您来巡视,一方面安抚各国遗民、官员;另一方面,也是对那些长久以来就让朝廷不安的地方进行判断……巡查使,我说得没错吧?”
江漪笑着点点头,这并不难猜,基本上对大势有所了解的都能明白。
“我还是不明白,您特意将我带在身边的原委。”
“离京的时候,皇帝对我说——云门慕节孝感天,足以荫蔽家族。前些日子,我也收到莲锋的书信,希望我在巡查使任上提携你一把,让你重回仕途。”
子樱心想“果然和景晴估计得一模一样”,想到有可能重归仕途,她心中有些激动,略微平息了一下,转念道:“到秦州……能有重归仕途的机会?”
“或许吧。”
子樱没有那么乐观,当年丢官的时候在秦州数月,还正是用兵之时,她都未能得到足以重新被叙用的功绩,当下一片太平,有什么功绩能等着她?看一样江漪,想到刚刚那段“巡查使所来为何”的对话,心中一颤,暗道:“还是不要在这里有什么功绩吧……”
“找个地方吃点东西,然后去当地神宫看看。”
“巡查使还对扶风的瘟疫感兴趣?”
“西镇疫情泛滥,难道不是可能撼动国家根基的大事么?”
子樱皱了皱眉:“我也听说了一些疫情的事。这一次的病,只能说古怪,并不严重,还远远达不到撼动根基四个字吧?”
江漪笑了笑:“扶风官员多半也是这个想法。但是,子樱不觉得,就是这个‘古怪’才比一般的疫病更有动摇根基的可能么?”
子樱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您已经有些设想了吧?”
“设想谈不上,只不过这桩事的线索太多,而且,件件都指向一出,反而让人生疑。”
子樱此时是布衣之身,回到集庆后也没有过多过问政务上的事,疫情种种也只听了个大概,一时不知道江漪所言为何。
“不管是遗落在废弃宅院中的草药,还是因踏勘宅院而被袭击的韩琳;以及疫情的最初出现地;各种线索都指向轻云宫。指向轻云宫,就是指向云山梦华和澄轻羽。而我们这位西山侯任扶风大都督之后,得罪最严重的恰恰就是澄轻羽和云山梦华。此外,踏勘宅院遇袭的是与景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韩家姑娘,临危还跑来一位西营大将军救美……啧啧,子樱,你不觉得这些事情巧合过了头?”
子樱没有接口。
在街市上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一行人向当地神宫走去,其间还加入了两个人,是江漪的下属,早在腊月就已经到了秦州。子樱却没有在行列里,在
那两个官员开始汇报的时候,她以“布衣之身,不便听闻要务”为理由告退,江漪也没有阻拦,与她相约在神宫会面。
惠县神宫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匾额上只有“神宫”二字的小寺庙。庙门前“明池”只是一个两丈见方的小池子,可想而知,殿宇自然也不会气派,既不能接纳云游各地的行云官,也没有收纳经典的藏经殿。惠县神宫依附轻云宫,主持不称“大神官”,仅称职方,也不接受神师,因为神宫里无法提供足以分隔男女的住处。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个正式的神宫,对惠县和周边的百姓来说这就够了。
在安靖,无论多么偏远的地方,只要有县城就必然有神宫,甚至在一些大的集镇也有,规模大小并不重要,只要有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没有神宫,当地的女子就无法举行服礼,对安靖人来说,这是生死攸关般的大事。
惠县神宫这样的小寺庙,职方等并不需要官府任命,寺内自行推举。有的更偏远的地方,整个神宫只有一名神官这样的事也常常听闻。几年前受景晴之邀来扶风散心的子樱到过一次惠县神宫,与职方也有半天愉快谈话。而今,站在神宫狭小的内庭里,微笑着向她迎过来的职方还是她记忆中的印象。
惠神宫职方名叫“青函”,秦州人氏,她出自一个极其贫寒的家庭,六岁失亲,被当地神宫收养。她十四岁进入轻云宫,在那里度过十年光阴,经历了极其严格的神官训练;二十四岁发愿行游,在诸侯林立的岁月里行走各地,参拜各处神宫,向神官们讨教经典,如此又是十年。结束行游生涯的时候,秦州正落入敌国之手,无法返回故乡的青函在承平宫落脚,也获得了职司。对一名神官来说,能够在承平宫这样的“国之神宫”中担任职司是莫大的荣耀,也是通向荣誉的道路。但是,秦州收复后她却离开承平宫,受朋友之邀到惠县掌管一个小小的寺庙。
安靖历来传统,不管是巫女还是神官都是可以成家生子的,但是神师和巫士必须终身守贞。青函在行游途中迎娶了邵州一个富裕人家的青年,两人共有三女一子,均生活在惠县。其长女子承母业,修行于集庆明信宫;儿子已经出嫁,嫁的是秦州官宦人家的女儿。另外两个女儿尚未服礼,也不打算担任神官,陪伴其父在家务农。
子樱到来的时候,青函正在庭院里晾晒草药,见到她略一沉吟就笑道:“数年未见,子樱,别来无恙?”
“终日无事,自然对难得来访的贵宾念念不忘。”
子樱指指铺了一地的草药:“职方要开药铺了么?”
青函哈哈一笑:“近来扶风闹疫病,这是治疗必备的一味药。”
她好奇地看了一下,也认得,是产自孟、邵一带的一位草药,解毒清火上有奇效。青函解释说自扈县出现疫情之后,受官府所托,轻云宫作了长时间的研究定了对应的方子,其中用量最大的就是这味药。因为这草药在扶风并不出产,又上报了官府,年前从邵郡那里进了一大批分发各地神宫,依照轻云宫的方子配药备用。又说这味草药还有预防疫病的效果,他们也根据轻云宫的方子配好,用于熏燃房屋。这几日,惠神宫上上下下都在忙着配置熏染用的药剂,要分发给当地百姓使用。
子樱叹息着说这真是行善积德的事,如此称赞一番。青函笑着回答:“神宫是靠当地百姓供养的,若是疫情蔓延,到时候百姓逃亡、土地荒芜,我们吃什么去?唇齿相依而已,当不起赞誉。”
子樱又问了些疫病的事情,青函说秦州在州治那里疫病严重,但是惠县大概是流民较少,只有零星病例,她自己并未亲眼见到,也说不清楚。
“我虽然只懂一点点医术,但是失态狂奔、当街袭击人,这样的情形实在不象可能相互传染的疫情。”
“世上永远有我们不了解的事情,譬如我们安靖,发生在南方的病痛,北方人可能从未听说。何况陈泗这样的异国,有着我们从未听说过的怪病也不奇怪。”
“职方也觉得是陈泗人带进来的灾祸啊……”
青函轻轻叹了口气:“他们也是无可奈何之过。”
转眼,元宵降至。
新年庆典即将迎来最高峰,之后就是一年劳作重新开始,等待着春风重新抚过大地,等待布谷鸟唱响春耕……
号称“要留在集庆看铭霞点高彩”的西山景晴,在元月十三踏入瑶州州治承平。清渺的规定,一郡最高官员,在所辖内怎么跑来跑去都是可以的,但是离开任地,就必须上承吏部,得到批准。否则,轻则以玩忽职守论处,重可至谋逆大罪。
景晴只带了几个随员,出行的理由是“到承平宫出席元宵祭祀”。她是在初七晚上忽然作出决定的,一行人轻骑快马、日夜兼程。随员们连声叫苦,都说“大都督您这不是过年,是带着我们急行军呢!”景晴则笑着说:“到承平放你们假,想想承平的夜市,想想那里的花灯……”
瑶州,位于集庆东南,与孟郡接壤。这是扶风最富裕的地方,地势平坦,数条河流滋润着大地,素来被称为“关西粮仓”。这里的“关”指的是“长青关”,位于孟
郡,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关城。承平城展现出远远胜过郡治集庆的繁荣街景,商户林立,房屋整齐。而在城东,宫室巍峨、高楼耸立的就是承平宫。
景晴抵达的时候,司正——也就是大神官西山明流已经命人在门口迎接。在安靖,侍奉神明就代表着与俗世隔离,出家的人无需向官员行礼。而身为国之神宫承平宫的司正,其社会地位远在扶风大都督之上。明流已经过了妩媚年华,但是仍是一个称得上“美貌”的女人,让人一眼看过去就忍不住想象她少时的绝代风华。
尽管是“神官”,明流却一直没有成亲。当然,在她年少时光里,也有过几个交往密切的恋人,却没有任何人正式登录入谱,也没有生育。景晴七八岁就在神宫认识了明流,两人出奇的谈得来,也是因为明流的影响,她有一段时间对经书充满了兴趣,乃至于她的母亲都对人说“我家的小女儿大概要走上她王姑一样的道路了。”
自从明流出任承平宫司正后,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自是好一番别来述说。过了好一会儿明流才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说吧,这次要我做什么?”
景晴也不客套,拿过一个木盒道:“你这里能人辈出,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草药?”明流打开盒子瞟了一眼道:“这不是七叶草么,邵郡最多。咦——”发出这样一声后,她拿起草仔细看了看忽然扑哧一笑:“哎呀呀,怎么把这个东西拿到神宫来了?”
“你认得?”
明流还在笑:“这个东西,你应该很熟悉啊……”
“我并不懂医术,怎么会熟悉呢?”
明流好不容易止住笑,但是马上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景晴,过了许久才道:“哎哎,三王姊果然持身端正、治家严谨,真正是孟国贵胄中的异类。”
景晴一颤:“你是说……这是孟郡的东西?”
“这个名叫‘升云草’,产自孟郡陇山深处。其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生长地,产于高山之上、云雾之中;其二就是效用,这个东西啊……”她压低了声音:“与仙云丹的用处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