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夏日之风

春绝句 明月晓轩 3333 字 4个月前

铭霞平日里住在城中的东营。东营一万余人,驻扎城中一千余,其余分在几个驻点。东营担负的是集庆防卫和都督府卫戍,在三营中算是最安全的。但是北营和西营在边关没有大的战事的时候除了例行操练并无大事,东营却是一日不得闲。东营的精锐自然就是都督府直属卫戍,因为西山景晴册封万户侯,都督府卫戍也是她侯府的私属军队,不受兵部调配。东营主将和燕飞一样是旧梦国官员,这一年四十一岁,沉稳能干。当年景晴自陈泗归国,举起义旗之时,此人第一个率众来投。

铭霞还未满十三,算作见习都小了些,平日里并不接受正式命令,只跟着军官们一起操练,跟着长辈学习带兵的方法等等。在营中有专门的住处,同在一起的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少女,一个个都出自扶风高阶将官之家,均在军中进行见习进阶。

见习进阶是文成王朝初年建立起来的选官制度,主要服务于贵族之家也就是有家名的人家,也允许高官和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人家子弟参加。这些见习进阶的女孩儿在十一到十四岁之间通过考核、筛选进入官府,从事类似文书、书吏等协助类的工作,同时学习为官之道。等到服礼之后再参考每一年长官的考核并进行最终考核后,根据成绩授官。当然,其中有很多必定会在见习过程中就被淘汰。此时新朝初建,旧贵族纷纷凋零,新贵尚未树立。清渺元年,凤楚下诏全国范围内恢复见习制后,踏入官府的少女有不少并没有家名,而是靠着长辈在开国中建立的功勋得蒙荫封。

武将见习危险自比文官见习要多,但平常事情真不多,这些女孩子以学习为主,除了弓马之术,另有久经战场的将军们定期教授她们阵法以及行军布阵的各种方法。军中文官则教授她们编写公文、考核定功、阅读地图等等。铭霞天赋出众,无论文武之艺学起来都比别人快,在一群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几个熟悉景晴的人常和她玩笑说“世子可比大都督您那时候出色多了。”

铭霞带着韩竹回来的时候已经午后,除了当值的以外,营中人都没什么事。铭霞带着他转了一圈营地,见他看的津津有味,又带着去了校场。校场那里倒是有几个见习武官在那里练射箭,见到铭霞纷纷招呼,又看到她带了人过来,自然好奇的围上来。其中几个是在游春日见过韩竹的,笑吟吟的和他说话。韩竹也不怯生,对答如流。铭霞怕她们闹,指指箭靶道:“怎么都不练习了,过两天可要考核的,别在这儿欺负我弟弟了。”琴期白了她一眼:“我们这是待客,怎么叫欺负。”又对韩竹道:“小郎君春游日策马而来,可是学过骑射?”

“在家里学过,大人教的。”

“要不要射两箭玩玩?”

韩竹望向铭霞。

铭霞见他一脸期盼,又想这会儿也不是正式操练,因该没什么关系,点点头让人拿来弓箭。

立步、张弓、搭箭、瞄准,一气呵成。

一连三箭,箭箭命中靶心。

围观的少女们还没反应过来,却听到一个男子的声音,叫了声:“好功底!”

众人望过去都是一惊,还是铭霞第一个迎上去叫了声:“长捷大将军。”

长捷穿了身便服,可见来此并非公务。他对铭霞拱拱手,喊了声:“世子。”又指指韩竹:“这小郎君哪里来的?”

“这是我的弟弟,名叫韩竹。”

长捷也知道景晴的家务事,“哦”了一声,又叹了口气道:“真可惜。”铭霞眼珠一转,顿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看了眼韩竹,脱口道:“大将军觉得我弟弟是可造之材么?”

“小郎君身材匀称,我看他射箭的姿势、步法都很标准。刚刚你们那么多人围观吵闹,他还能三箭全中,可见内心沉静。若是寻常人家,倒是可以让他入伍,应该能建立一番成就。”

“大将军要不要收他为弟子?”

长捷愣了一下,神色里有一些动心,可还是摇摇头:“大家男儿走这条路不合适。”

铭霞笑道:“父家从陈泗逃难来的,不能算大家了。”

长捷依然摇头,笑道:“世子莫开玩笑了。”说完又看了韩竹两眼,向铭霞道别。韩竹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远远看着,等长捷走了,才跑过来,笑吟吟道:“阿姊,我的箭法怎样?”

铭霞发自内心的赞了句:“真不错!”——的确不错,尤其是作为一个男孩儿,莫说不错,简直可称出类拔萃。当时虽然不少官宦人家都开始让自己的儿子们接受教育,但是男儿之道还是讲究恭顺柔和,因此就算是受教育也多半是琴棋书画。哪怕武将之门,也甚少会让男儿学习骑射。毕竟大家男儿舞刀弄枪的,说出去不好听,将来难找婆家。

韩竹在东营一直玩到傍晚才由铭霞派人送了回去,自从韩梅上学后,几天来韩家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孩子展开笑颜。韩竹也兴奋得很,将在东营里看到的事情一一说了一遍,自然炫耀了自己射箭、骑马又受到众人赞誉的事。末了他对庭秋道:“阿爹,再教我骑射吧,等我长大了也去参军。”

且不说“参军”这种想法有多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