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男儿功业

春绝句 明月晓轩 8615 字 4个月前

从杨柳原返回,西山景晴一进书房就看到邸报送到了。

是喜讯——鹤舞告捷。

清渺三年阳春,抵达鹤舞前线的江漪会同卫柳,约见以箭术闻名天朗山领域的部落首领。双方约定,以比箭代替刀兵。天朗山上,卫柳以惊世骇俗的技艺,三支箭就让对方甘拜下风。在江漪的提议下,此位部落首领与卫柳结为金兰,向她开放了天朗山的通道。

鹤舞之战结束了最艰难的部分。

这一场“刀不血刃”过天朗的故事很快传遍安靖各地,这样一首童谣“将军三箭平天山,战士高歌过羽关”在安靖大地上传唱。西山景晴心情大好,拿了邸报给燕飞等人看,几人都感慨说:“江漪真是国之瑰宝。”景晴一挑眉:“难道卫柳就不出色?”燕飞笑了起来:“是是,卫柳将军不愧名将,我们大都督亲自招纳的人,哪个不是国之栋梁。”她嫣然道:“这还像人话。”一会儿,亲信进来汇报说京城里有人求见大都督。

景晴略微一想,顿时眉眼弯弯:“陛下的赏赐到了!”

果然,来的是名内庭女官,正是奉命送皇帝赏赐的珍宝的。

景晴出生的孟国经历了宫廷政变、权臣篡位等一系列变故,西山家族已经所剩无几。留到现在且成年的宗室只剩下九人,四女五男。除了景晴之外,其他三个家名西山的女子也都有位阶,但是领实职的只有景晴的姑姑四十二岁的西山蓉——出任两江郡的一名知州。虽然现在的情形不能和在孟国时一个个的封王拜爵比,但是对比昔日孟国的“邻国”宗室的遭遇,她们都觉得自己实在是幸运到了极点,提到景晴都翘一下拇指:“亏得牧州侯慧眼。”——牧州侯是景晴在孟国时的封号。当下景晴“侯爵”的封号则来自于凤楚,封侯之时凤楚还是邵庆国君。她的食邑也因此在邵庆境内,凤楚以邵庆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万户人家为其供养。三年前,凤楚定都永宁城之后,几个功勋重臣都在城中置宅。景晴也买了个宽阔的大宅子,当下由族妹一家住着。凤楚的赏赐,她挑选了一部分“婉辞”了一部分,又请楼月霜将所赐奴仆和大件器物都送到她在京城的大宅。只选便于运输的,让她通过驿站送来即可。

但是,皇帝赏赐重臣,哪里可能通过驿站输送这种“寒碜”的方式呢?

安靖四镇中,西关扶风距离京师永宁城的距离最近,楼月霜收到回信,立刻安排了名女官押送物品到集庆。景晴的生日是四月初,女官日夜兼程,不到一个月就到了集庆。到城下已经天黑,用特许令叫开城门直奔都督府。

景晴本以为来的是司库、司服这样的低位阶女官,结果一见吃了一惊——居然是栖凰殿典瑞——正五位的高阶女官。

等接了圣旨,拜谢天恩,一系列官面上仪式结束,景晴立刻上前一步抱住这女官道:“哎呀呀,我这是何德何能,让栖凰殿典瑞山高水远的跑那么一趟。”典瑞笑吟吟道:“大都督客气,应该是我说,能为西山侯跑一趟,是下官的福分。”栖凰殿典瑞,家名“离”,名唤“锦屏”,三代邵庆高官之家,时年二十七岁,迎娶的正是景晴异父之弟。

照例说,后宫之中除了女官长,外加司礼、司服、皇后典瑞和文书女官外,其他女官都是成婚即离宫。但是当下王朝初建,万事从简,能凑出一套合适的官员班子已经谢天谢地,哪还分什么成亲不成亲。后宫中高阶女官多半都是从邵庆开始陪伴凤楚的,最年轻的都过了二十五岁,要都是成婚离宫,内廷就找不到可用之人。

两人即是辅佐凤楚的旧臣,又是姻亲,自不用虚礼。锦屏说女官长催命一样的催她动身,三令五申务必在景晴你生辰之前送到,然后好一阵哀叹,说一路赶的睡不好吃不好,真正和急行军一样。景晴笑着说若是不忙的话,在集庆住几天。锦屏一挑眉:“那还用说,自然是要吃过你的寿宴才走。”顿了顿,忽然眉眼弯弯,身子微微前倾道:“听说,铭霞今日里认了生父?”

景晴楞了一下,苦笑道:“这是谁啊,这种家务事还八百里加急报进宫了么?”

“哎哎,边关苦闷,家书中不写点家长里短的热闹事,难不成天天喊苦么。”

景晴哼了一声。

“女官长说,若是大都督不好意思开口,她愿意代为在皇帝面前请求则个,给世子的生父弄个像样的出身……”

景晴终于受不了了,一拍案:“都太闲了是不是?要是都闲到来管本都督的家务事,我到不介意上书皇帝给你们找点活干——闹,我扶风正缺人。司兵、司戈、主簿……有谁愿毛遂自荐的?”

锦屏用了一会儿时间来消化这段话,然后跳了起来:“你要那么多武官干什么?”

“扶风边境重镇,我怎么就不要武官了?”

“大都督你把扶风守得铜墙铁壁,再加上外头陈泗自己都乱成一团,当下还有谁敢窥视扶风?”

“对啊——陈泗乱成一团啊——”

这下子轮到锦屏跳了起来,指着她道:“你,你想趁火打劫!”

景晴皱皱眉:“我说弟妹啊,都已经是栖凰殿典瑞

了,怎么还咋咋呼呼的,有这么说话么?这叫审时度势,开疆拓土!”

“这件事……陛下那里……”

“放心,这个机会陛下比我更清楚。现在鹤舞、江南都在用兵,一时忙不过来,等到这两边结束,陛下必有命令。我准备在先而已。”

锦屏呼了口气,又笑了起来:“那怕是还要过两年,也不知道那时陈泗安定没有。”

“费不了那么长时间。鹤舞,江南两地,最晚到秋天必定平定。到的来年夏日,就可以另有图谋了。至于陈泗……”她目光微微一转:“那里,没那么容易安定。”

锦屏出自春官世家,对这些军务之事并不熟悉,也就不再多问。景晴也转过话题,问她家中之事,她回答说一切都好,特别是夫婿,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只是颇为思念她这个阿姊。她这个弟弟一出生就被过继给始终无出的一个宗室长辈,也因此逃脱了灭门时的惨祸。他的养母是个闲散侯,无能也无害,朝廷上纷纷乱乱也没人去折腾她。对景晴来说,这个异父兄弟是除了铭霞外,她唯一的血亲,故而一向对他疼爱有加。

过了一会儿锦屏“啊”了一声:“差点忘了一件事。前两天在路上,收到女官长从驿路加急送来的书信,说江漪在鹤舞染病,上书皇帝请求回京城休养。”

景晴抿唇一笑,心想:“楼月霜终于听了我的话。”上一次回信的时候,她就委婉的告诉楼月霜,江漪虽然好用,但是不能在这么用下去了。她因该是清渺未来三十年的栋梁,可再这么用下去,是不是还能有十年都难说。

显然,江漪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而皇帝肯准许她回京休养,其中必有女官长的运作。

翌日天色刚明,就有军中加急驿报的马蹄声从城门口一直过来,“金塞关大捷——斩敌五千——俘虏主帅——”报捷的喊声一声接着一声,一直传到扶风都督府,惊起了尚在梦中的离锦屏。

等她梳洗完毕,景晴正好派人来叫她用餐。她看看天色,心想武将人家真不容易,这是多早就要起来啊——她在宫中除了当值日,其他时候好歹也能睡到“人间饭熟时”。见了景晴,看她神情气爽的样子,想到早上的飞马报捷,忍不住问了。后者笑笑道:“你昨儿还说我这里太平无事,看到了没有,边关哪里有‘太平无事’的时候。前些日子庐裘来找麻烦,幸好将士用命,已经重创敌军,不日就能回城献捷。”

锦屏眨眨眼:“哎呀呀,恭喜大都督,又建功勋。”

她轻笑。

“敢问是哪位大将军前方建业?”

“西营大将军。”

“是他——”

景晴一脸得意,微微抬了下头:“还能有谁!”

边关重镇,最重要的就是人心,除了信任官府,还必须要有“必胜”之信念。每次前线告捷,喜报传到都督府承包大都督审阅后,立刻会派出“传捷”人员。差役们敲着锣沿着大街小巷,高呼本次战役的位置,获胜情况,主帅姓名,以此来鼓舞人心。集庆百姓最喜欢的也是听前线捷报,每每传捷,百姓们都会走出家门,高呼庆祝。沿街店铺还会送铜钱给报捷人员,以示喜庆。

韩家的人听到敲锣传捷的声音也出门看热闹,他们现在是巷子里的“名人”,有的是人愿意给他们做任何“本地特色介绍”。庭秋刚出来,就有热心的邻家大哥过来讲解。庭秋点点头,心想这场战斗的规模应该不会太大,在传捷之前,集庆人都不知道边关在起烽烟。旁人又介绍说:“过两天大将军回城献捷,那才有趣。到时候我来叫你们一起看热闹去。”

这几天韩庭慕夫妻两个就在研究怎么再去求见景晴,庭秋闲着无事,平日里唯一的消遣就是教家里的孩子们读书。有一天等几个孩子读完书各自去玩,庭秋自己一想——这情形还真是太象安靖男人了——退守家庭,相妻教子。除了没有个妻让他“相”,其他的件件符合。

既然闲的发慌,自然对看热闹这种事情有兴趣,虽然有时候自己也觉得这些举动实在可笑,可还是架不住对“异国”的好奇,以及派遣无聊的迫切需求的双面夹击。几天后,一听到“大将军凯旋——”的传捷呼声,立刻带了几个孩子,外加同样对异国事好奇的韩琳姊妹跟着人群去看热闹。

大军出兵和凯旋献捷都是有固定路线的,沿路已经满是看热闹的老百姓,不少人还挽着装了花瓣的篮子。

巳时中,凯旋的军队终于到了。士兵们排成两列,铠甲鲜明,神采飞扬。

正中一匹黄骠马,马上将军一身铠甲,外披大氅,身子如同标枪一般挺直,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时不时向左右微微点头。

渐行渐近,韩庭秋终于看清了凯旋而归的西营大将军。

身形宽阔,眉目硬朗,竟然是一个英姿勃勃的中年男子。

韩庭秋惊住了,脱口道:“西营大将军竟然是个男儿?”

和他一起来的邻家郎君道:“这是我们安靖男儿的翘楚,天下闻名!”声音里都透着骄傲,好像跨马游街,接受欢呼的是他自家亲朋。

扶风作为西镇,外抗强敌,对内,则是凤楚发祥地邵庆的后方,驻军十万。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郡治集庆,共分三营,根据营房所在的位置,分为北营、西营和东营。其中北营人数最多,西营次之,这两营是主力,边关一旦有大的战事,均从这两营调兵。东营位于城内,兵源不到一万,主要承担集庆守卫和都督府的戍卫。西山铭霞所在就是东营,之前韩庭幕设摊代书也是在东营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