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陈述

第二个夏天 梅林旧友 2325 字 4个月前

事情发展到现在,忽然间峰回路转,连安莱都惊讶了,原来“夏天”真的就叫夏天。或者说,在别人的记忆中,她叫夏天。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她的身份证信息会是假的?而且,领支票的人应该是她才对,结果却由另外一个人领取。”周季林有别的疑问,“难道她是在躲避什么吗?”

安莱沉默了好一会儿,忽然开口:“周先生,你知道,一个人除了躲避危险时不能用真实身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本身是一个黑户。”

黑户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中是这样定义的:从中国的户籍制度来说,“黑户”是指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没有户籍资料,没有户口卡(常住人口登记卡),并没有身份证的人。

无法取得本人的户籍,自然无法办理个人身份证。

一听到黑户这个词,首先映入周季林脑海中的是超生,贫穷,交不起罚款

事实上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导致黑户的原因。

关于这个方面,周季林接触得比较少,安莱也所知无多,看来只有等到和老奶奶的孙女见过面之后才能了解。

拿到电话号码后,周季林直接给老奶奶的孙女拨了电话,礼貌地向她说明了来意。

一开始,那女孩以为周是骗子,还不肯相信,不过还好最后周季林打消了她的顾虑。

约定见面的地点是一个咖啡馆。

那女孩当天没有空,所以时间要推迟到这个礼拜六,也就是两天后。

在等待见面的时间里,周季林顺便上网查了一下黑户这个名词。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黑户在中国的数目远比他想象得要多,大概有一千多万。和有户籍的公民相比,比例大概是100:1。也就是说,每一百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黑户。

这个数字庞大到他不能忽视的地步。

真是触目惊心。

他们不被现有的社会体制承认,在社会中像影子一样活着,属于社会性死亡的那种人。没有身份证,无法承坐火车、飞机,甚至绝大部分不能找到工作,不能上学,即使上了学也无法上大学。

一个黑户,就算他的天资再高,也会因为无法获得一张小小的卡片而断送他的前程。

周季林拿出自己的身份证,用手量了一下,长不够9厘米,宽比5厘米多一点,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卡片,居然会有人拿不到。

记忆中甜甜地笑着的女孩和“黑户”这个词重叠,周季林忽然间感到悲凉。

见面那天,他早早地就到了那个咖啡店。

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老奶奶的孙女才姗姗来迟。

也许是害怕他是个坏人,她是和一位男性朋友一起来的。

仔细观察她和那位男性朋友的接触时的神情,可以判断两人是男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