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争论

宫阙之中,一位贵气十足的男子仰望天空,金木水火土同现天空,位于东方,男子掐指一算,心想天空异象必预示着有大事要发生,天下局势必有变动。

是福还是祸?男子若有所思地望着天空。

此人清秀美丽,皮肤白皙,有着与生俱来的贵气。

黑色的裘皮衣领褐色衣袍,羽扇纶巾,宽广的长袖口有一道妖治的艳红色连云花纹,长长的秀发在风中凌乱飞舞,毫无瑕疵的脸宠俊美绝伦,一双深邃的眼眸如月下一河潋滟的水,清泠而深邃,眉宇俊秀衬得整张面容显出几分高贵与张扬傲然之气。

沉静幽邃的眼眸里看不出一丝波动,像两泓万年不化的冰湖。

他就是崔浩,三朝元老,书生贵族,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才华出众,擅长占星术,曾从星变中推测出秦朝灭亡,姚兴之死,由此名声大震,被拓跋焘尊为老师,被称为北魏第一谋士。

北魏宫廷里充满了严肃的气氛,刚刚登基不久的拓跋焘用犀利的眼光扫过群臣。殿内两旁分别为文官和武将,个个不敢直视拓跋焘的寒气逼人的目光。

自云中保卫战,拓跋焘率魏军两次深入漠北,沉重打击了柔然势力,这次的小事锋芒让世人领掠到他的军事天赋。

他的父亲拓跋嗣执政时期也曾深入漠北却未能打击搞游击战的柔然部落,可是拓跋焘做到了,令诸国皇帝不得不佩服这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任皇帝。

拓跋焘因出生时体貌瑰异深得北魏开国君主拓跋珪的喜爱,对这个孙子,拓跋珪毫不掩饰:“成吾大业者,必此子也。”

拓跋焘没有辜负他爷爷拓跋珪的期望,十五岁被封为太平王,少年即位,便展现不可小视的功绩。

此时,金銮大殿之上他正征求大臣的意见下一个攻打的目标。

前段时间,拓跋焘派到各国的探子来报,最近夏国赫连勃勃去世,赫连昌继位,打算于明年三月份为大夏国的大公主赫连馨儿和宋朝的刘义隆举行大婚。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对于他这个登机不久的皇帝总是有人虎视眈眈,柔然大举侵犯被拓跋焘沉重打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原本以为刘义符退位,那么刘义符与赫连馨儿的婚约就会因此作罢,可是宋朝新王继位,为了巩固大夏国的势力,婚约依旧,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对于拓跋焘当然是不容许的,他现在是皇上,统领北魏百万雄师,怎容得下一个脸面都没见过的刘义隆跟他抢他心爱的女人,所以他一定要阻止他们的大婚,至于是先打大夏国还是日渐强盛的宋朝确实让拓跋焘不得不费心思量。

对于素未蒙面的刘义隆,拓跋焘不是很了解,而且北魏与南宋以黄河为界,这是个天然的屏障,无论对哪一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子错满盘皆输。

崔浩站出来:“臣认为,匈奴是鲜卑的仇敌,现赫连勃勃病死,我们应该趁此时机召集兵马,攻下坚不可摧的统万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正是出征讨伐的好时机。”

可是鲜卑贵族却不买账,一个个面面相觑,各自打着如意算盘。

统万城哪有那么容易攻打下来,城高十仞,期间可以砺万斧,可是崔浩却提议攻打大夏国,真是自不量力。再说就算攻打下来,我们这些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这朝堂之上是我们鲜卑人的天下,哪能总是听任一个汉人的指指点点。

“不如我们继续攻打柔然,如果这次可以大获全胜,可以得到他们的牛羊,也可以捕获毛皮骨角。”漠北千里草原牛羊丰足,战利品多,加之攻打柔然的大捷获得了很多战利品,鲜卑贵族纷纷站出来一致同意攻打柔然。

拓跋焘静静的观察着朝中大臣,转动着手上的宝石戒指,听着他们的建言。

其实他心早就已经有了决定,之所以要征求众大臣的意见是希望有人站出来支持他的看法,他刚登基没几年,朝中大臣权重,威信要一点一点树立,大权要慢慢收回到自己的手中,但是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会动摇他的决定。

崔浩深知关中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赫连氏的□□早就失尽民心,此时正是绝佳的好机会。如果魏国可以将中原地区拿下,将成为中原大帝国,同时赫连勃勃想通过联姻加强势力的阴谋就没戏了,而皇上也可以抱得美人归,一箭双雕。这些贵族只知道自己的利益,目光短浅,所以就算只有他一个人,他也要据以力争。

可是面对着一群老顽固,崔浩不得不使出自己的绝招——占星术,虽然这用自然来说总是让人觉得玄乎其玄。联想到昨日自己观测到的五星同现,可以说是千年一遇的天象奇观,崔浩决定大胆一试。

“皇上,昨日臣观天象,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时出现在东方,此战我方一定会胜利,北魏必夺关中。”崔浩刚说完就引来众大臣的嘲笑。

黔驴技穷了?又要说那些有的没的东西在这里糊弄人,长孙嵩站出来嘲笑道:“崔大人,天现奇观不假,但这一仗是否会赢可不是光靠嘴上的功夫说了算的,我北魏的江山都是马上打下来的,皇上你可要

三思啊!”

“我想长孙大人可能不记得了,我曾从星变中推测出秦朝灭亡,姚兴之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崔浩据以力争。

崔浩的话不无道理,拓跋焘在心里斟酌着,他可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的目标是一统天下。

而眼下这些鲜卑贵族就为了自己的私欲合起来,就是不打算西征,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把我这个刚上任的皇帝放在眼里。

擒贼先擒王,长孙嵩在朝中也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的老臣,重责长孙嵩必然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那么下面的这些贵族们就不敢再提攻打柔然之事了,也算是给他们个下马威。

“你们心里就只会抢牛羊,掠夺财物,中饱私囊,一个个没有一点雄心,给我杖责长孙嵩!”拓跋焘一声令下,殿内几个彪悍的武士上前将长孙嵩拿下,在大殿之上实行杖责。下面其他官员吓得面容失色,不敢作声。

最终拓跋焘做下了决定:“我以□□义,让我们的战马踏过统万城头,无论多么坚固,都要给我攻打下来!”

这是拓跋焘第一次在大殿上雷霆大怒,也让所有大臣领略到了这个皇帝的喜怒无常。暴怒过后,一切恢复平静,大臣们谁也不敢再提反对意见。

今天拓跋焘算是在众权臣面前威风了一次,可是这统万城绝非一句话的事,如何才能拿下这无坚不摧的城池是个头疼的问题。拓跋焘回到寝宫,在宫殿里踱来踱去。

这一仗现在势必关系着北魏的前途,如果这一仗败了,不仅会让周围国家嘲笑他这个新任皇帝无能,出师不利,也会让他在众大臣面前失尽颜面!

要想取得胜利必然得想出一个完全之策,既然他有派到各国的探子,那么在北魏境内内也会有其他国家的探子,虽然他已命人封锁这个消息,但是要攻打大夏国的消息迟早于是会传到其他国家那里。

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到时候不要说攀上统万城的城头,估计还没到就已经遭到其他各国的围追堵截了。

思来想去,知我心者还是师傅崔浩,北魏之大,估计只有崔浩能想出万全之策了,拓跋焘深夜换了便装准备到崔浩的府上讨教一二。

虽然表面上拓跋焘和崔浩是君臣关系,但私底下两人以师徒相称。因为拓跋焘是崔浩看着长大的,崔浩曾辅佐爷爷拓跋珪还有父亲,对他的脾性了如指掌,无论拓跋焘想什么,崔浩总能猜出来。

就像今天在朝堂上,崔浩深知拓跋焘的脾气,故意不回应那些贵族的嘲笑,因为他知道皇上胸怀天下,欲统一中原,可是却得不到支持,那拓跋焘可就要生气了,而且会是一场风暴。

夜色中,一个十□□岁的少年策马疾驰,黑色的披风随风拂动,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少年秀美的脸庞上,冷峻明亮的双眸透着高山流水般的清澈。

很快,拓跋焘勒马在崔府门前停下,纵身一跃从马上稳稳落下,来到崔浩府上。府上的小厮忙去通报。崔浩对皇上的深夜来访似乎能猜到七八分,皇上一定为今日在朝堂上的事烦恼。

“臣不知皇上到此,未能及时迎接请皇上恕罪。”崔浩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这里不是皇宫,我们还是师徒相称吧。”拓跋焘笑着将崔浩扶起。

“想必皇上深夜到访,一定有什么事情吧?”崔浩问。

拓跋焘点点头说:“我们到内院商议如何。”

“好好~”崔浩答应着,一边对下人说,“准备些酒菜送到后院,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下人忙跑到后厨忙活了。

来到后院中,拓跋焘在庭院的石桌旁坐了下来,所谓九月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院墙上的爬墙虎长得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掀起层层涟漪。

“皇上,在这里议事可好?”崔浩问。

“师傅的别院倒是别有韵味,我想我今日到访的目的师傅应该能猜出来吧。”拓跋焘不加掩饰的问。

“皇上的心意,臣怎会不知。”崔浩笑道。

不一会儿,下人纷纷上前将菜肴置于石桌上,崔浩亲自为拓跋焘斟上美酒,拓跋焘抿了一口赞叹道:“好酒~”

“师傅觉得此次攻下能有几分把握?”拓跋焘开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