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点虐,作者自己写的时候,写完感觉哭过一遍似的。
不知道各位看的时候会不会有同感。
忧桑……
初三这日,宫中宴饮未酣,各宫皇子娘娘仍旧整日歌舞笙箫,庆祝新年。
吐蕃王子入宫,依旧没有提及借粮之事,而是带着整整二十辆马车的礼品,请求父皇赐婚。
“你要朕将你赐婚与谁?”
骨力莫延禄跪地道:“小王心中爱慕庆和公主,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我瞪大眼睛,一股凉意从四肢百骸冲上我的头顶,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报——!”一名传信使者跑进宣政殿。
父皇皱着眉头在殿中踱步。
大太监一使眼色,信使道:“禀告皇上,边关告急,许将军说,此次边境两城可能守不住了。”
“突厥多少兵马?”父皇问。
信使回道:“具体不清楚,不过看形势,大约五万,全是骑兵。”
看来突厥这次发难是早有准备,竟然一开始就打得这么猛。
父皇眉间的皱褶更深了,他沉默着踱步,半晌后,他闭了闭眼摆手道:“退下,都退下吧。”
入夜,月朗星疏,暖色宫灯初挂,远处歌舞丝竹之声绕耳,一派歌舞升平。
我坐在凤阳殿高高的屋顶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
那还是在宫外时,我从沈清啸那里偷来的那块玉佩,无暇的白玉上雕刻了龙的图案,精致细腻,在月光下反射出莹润的光芒。
江湖五大门派一夕之间覆灭,就只剩下一些不入流的小鱼小虾,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虽然这五大门派最终没有来得及招安,但是此事父皇应当是知晓的。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原民间势力网已经十分脆弱。
而此时突厥突然发兵,边境告急,城池将破。
明明说是要来借粮的吐蕃使者绝口不提借粮之事,却选在此时提出和亲……怎么想都太巧了些。
还有之前一直苦苦追杀我的那些人,自从我回宫之后便杳无音信了,难道他们最终的目的不在我的身上?但既然如此,为何当时沈清啸会说回宫之后我会有危险呢?
这些事情……是否有联系,到底哪些是哪些的因,哪些又是哪些的果?
源头在哪?
直觉真相被掩在重重迷雾里,依稀可见影子,伸出手却触碰不到。
我被困在这道难题里,走不出来,却已经身心俱疲。
我不知父皇到底有如何的考量,从除夕那日收到战报开始到现在,父皇都没有下令调兵遣军去支援边境。然而边境已乱,镇守边关的将领数次来报,边境几座城池危矣,朝中各位大臣也联名上书请求父皇出兵,父皇始终不为所动。
沈清啸自从除夕受伤之后就一直在休养,再没入过宫,我也再没见过他。
我有些怕见他,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
虽然……我已经打定主意,绝对不会同意与吐蕃和亲。
一直耿耿于怀让我夜里辗转茶饭不思的事,不是别的,而是他说,他现在已经是半个废人了。
他不应该是这样妄自菲薄的人,他的眼睛里应该永远流转着自信精明的光芒,永远俊朗倜傥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夜寒风尘重,我却坐在最寒的高处没久久不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