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是德语外教的口语课,这位德国外教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大学修的中德翻译,毕业后就申请来中国工作了,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王世民,因为他觉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李世民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特别崇拜。
中国老师上课的时候,大多都是照着书本上一段一段地讲下去,重点让学生做好笔记,有时候也会举例深入地讲解,但是总是不会脱离课本,也总是不怎么靠近实际,而最重要学习技巧是死记硬背。
王世民上课的时候一点也不像中国老师,他的课总是很实际,并且有一条非常变态的要求,就是不允许任何人在课堂时间说一句中文,要求他们全程用德语交流,如果说一句中文,就会被扣平时成绩。但课下时候,会说流利中文的他总是喜欢用中文和学生交流,还说:“课上,我是你们的老师,课下,你们可以是我的老师,请尽管指出我中文错误的地方。”
他的课堂内容就是把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每2个小组就一个议题的正反面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从各小组中抽出一个人来进行总结,进行总结的学生可以从对方的小组里随便抽一个人,就对方的总结疏漏处提出一个问题,让其进行作答。
这样模拟辩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课堂中来,因为他们不知道谁会被抽中,所以也没有一个学生敢偷懒,毕竟议题从来不是课本上的,总是很随机,也许正是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在书本上根本找不到任何答案,如果站起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大家就这么看着你,也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林佑铭趁大家都没有来之前,在教室后方的角落里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脸侧向墙壁,还好除了他之外,没有人坐最后一排,他才没有被发现。
等到分组的时候,王世民拿出了他的“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着40张纸片,40刚好是他们班全勤时候的人数,上面写着1到5六个数字,每个数字各自8张,学生们自己上去抽一张,抽中什么数字就分到哪一组,有时候成绩都差的几个人分到一组,往往就会出洋相,而且一旦盒子里的纸条有剩,王世民就知道有人逃课了,下课的时候会点名把逃课的学生记上,所以学生们就把王世民的这个盒子戏称为潘多拉墨盒。
分完组之后,每个小组的人都坐到了一起,开始他们的“圆桌会议”。
林佑铭尽量将自己的身子压低,不让大家注意到角落里多余的他,没想到王世民完全继承了德国人骨子里那种认真到固执的精神,眼睛不放过教室里的任何一个人,他走到林佑铭的座位旁边,用德文对他说:“这位同学,我今天的纸条没有剩下,我想你不是这个班上的学生,只是来旁听的,不过既然来了,也欢迎参与到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来,你就到加入到那个小组里吧。”
随着王世民的发现,大家才发现了来旁听的林佑铭,女生们都开始骚动起来,议论纷纷。
“是林佑铭!他居然来旁听我们的课!”
“看上去果然好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