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何妈从乡下回了苏宅之后,苏家兄妹三人就结束了一日三餐在季大娘家蹭饭的日子。何妈想着自己在乡下小住的日子里,苏家兄妹三人都受了隔壁季大娘的颇多关照,便打算去东街的芙容斋买几盒糕点,并着柜子里从荟萃轩里拿的京都的名茶一起给季大娘送过去,借此向她好好的道谢。。

何妈提着篮子正准备着出门,就见苏凉月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何妈,您这是要出门呀?”

何妈笑看着自家月姐儿,“我想着去芙容斋买点糕点,好给季大娘送过去,感谢感谢她这多日来对你们兄妹几个的照顾。”

苏凉月随即就拉着何妈的袖子撒娇道,“那您带我一块儿去呗。这些时日,哥哥都拘着我不肯让我上街,我正好今儿个跟您一块儿出去逛逛街透透气。”

何妈看了看苏凉月身上穿着的几层袄裙,摇了摇头担忧道:“你呀。想跟我一块儿去也行,不过你得把之前鸿哥儿从北方给你带回来的那件裘皮斗篷给披上。你这身子骨可再遭不得罪!”

“唉,唉!只要能让我出门,别说一个斗篷,十个斗篷我都穿!”说完苏凉月就跑进屋子里找了苏归鸿给她的那件裘皮斗篷给换上。

换好斗篷后,苏凉月又跑到何妈身旁,何妈看着眼前穿了白色裘皮斗篷,显得整个人更为娇俏可爱的苏凉月,暗自满意的点了点头。何妈最疼爱苏凉月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苏凉月是兄妹三人中跟其早逝的苏母李氏生得最像的一个,苏母当年也是长宁县临近的风洲县里出了名的美人,当年自李氏及笄后,李府便时常门庭若市,就连过路的人都知道那些都是风洲县里去李府里上门提亲的公子哥儿们。然彼年的正月十五,苏凉月的祖父带着苏凉月的父亲苏文光一道去风洲县访友,而苏文光又正好在十五晚上的花灯会上偶遇了带着丫鬟正猜着灯谜的苏母李婉琴。李府自来就是书本网,因而李婉琴也颇有几分才学,所有灯谜都一一猜中,苏文光一抬头瞧见的便是一妙龄的美貌女子神采飞扬的念着灯谜里的诗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猜完灯谜的李婉琴一扭头,视线正好与盯着自己的苏文光撞个正着,苏文光彼时也是年少风流,翩翩少年,两人便相视一笑,随即结伴而行。

后来的故事便是苏文光的父亲带着苏文光去了李府提亲,李婉琴想起那日灯会上那位眉清目朗的公子,便让自己的父亲允诺了这番婚事。两人婚后多年依然琴瑟和鸣,恩爱如初。奈何天有不测风云,苏文光某次去北方办货,却在途中染了瘟疫,人还没回到长宁县便陨了命,强撑着身子料理完丈夫的丧事之后,李婉琴就因思念丈夫而一病不起,临终时候嘱托着苏归鸿照顾好弟妹之后,便撒手人寰。这些事还都是苏凉月前几日从季大娘口中打探到的,当时她还颇为感慨苏父苏母之间的夫妻情重。

苏凉月跟着何妈出了门,自是兴致盎然,想着这还是自己到了玉云国之后的第一次逛街。沿着走了几条街,苏凉月也见识到了长宁县的繁华,今日虽并不是赶集的日子,街上依旧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城内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街道两旁都是林立的各类商铺,甚至城内还有一条沿着主街道贯穿了长宁县整个县的长宁河,长宁河河水清澈,通至城郊的长宁湖,长宁湖沿岸风景秀美,时常有许多姑娘公子在那儿游湖赏景、吟诗作对。

苏凉月与何妈两人直接去了东街上的芙容斋,芙容斋是长宁县内最好的糕点铺子,苏凉月和何妈在店内转了转,拣了几样花式好看的精致糕点打算送给季大娘,苏凉月又想着给哥哥和弟弟带几样,就拣了些这芙蓉斋平日里颇受欢迎的那几样糕点,之后付了钱,让小厮拿了盒子装好,苏凉月两人便提着糕点出了芙蓉斋。

苏凉月想到之前季怀玉提过的胭脂铺粉蝶轩,就拉着何妈想去那儿逛一逛。何妈也乐得自家月姐儿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两人说着就去了粉蝶轩。苏凉月进了粉蝶轩就见好多年轻的姑娘小姐们在里面选着胭脂,她让店里的丫鬟拿了盒店里的珍珠粉,抹在手上试了试,一看粉质细腻,颜色清透,她就觉着这珍珠粉刚好可以当做散粉用。她又试了试店里的其他东西,除了珍珠粉,又选了一盒口脂、一盒珍珠膏和螺子黛,外加两盒粉色胭脂膏,他打算着拿一盒胭脂膏送给季怀玉,之前就听她念叨,想必她是极喜欢这粉蝶轩的胭脂膏。

何妈从荷包里拿出银子付了钱,店里的丫鬟又拿出粉蝶轩专有的雕花木盒子把苏凉月选的东西给装了起来,还送了她一盒玉容散。这玉容散是苏凉月以前就听过的,是用白牵牛、白蔹、白僵蚕加麝香等好几味中药研磨成粉,然后混在一起调制的,将其用水调和,常敷于面,能消肿解毒,生肌敛疮,让肌肤润泽莹白。之前她还在现代的时候在书里看到过,说这玉容散当年慈禧也很是偏爱,只是她没想到这玉云国也有这玉容散。

看着手里的粉蝶轩的雕花木盒,苏凉月还心想自己这次也算是逛了一回古代的丝芙兰,且收获还不小。她暗自庆幸还好自家哥哥擅长经商交际,而苏家在长宁县乡下也有着好几十亩田地,平日里都是租给了乡下的农户按时收租子。苏家因而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