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5 那些挫折教我的事

一个人

2008年春节过完,我一个人拖着行李回北京了。

近三小时的飞行,全程无话。落地首都机场,取行李,回到在北京的房子。

这房子已经住了一段时间,但年前工作太多,这个房子只是一个中转站,从这里去到不同的城市,住在不同的酒店,回来,换一套行头,再走。房间里年前来不及收拾的包裹和从四处带回来的礼物零散地堆着,家具和地板上积攒着隔了年的灰尘,床铺孤单地躺着。这个城市还有新年的狂欢,但在我开门的那瞬间,我看到了一个人住的孤寂。

在热闹的新年离开成都、离开家,我才明白,原来我已经真正在一个人生活了。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打扫房间……一个人生活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这样过。只不过啊,小鸟离开家,开始自己学找食,这样的过程里总会回望家的方向,想念他们。

第一次离开家去北京的时候,爸妈帮我整理的行李,那时候觉得,要用到行李箱出门,就是大人了。我终于可以自己一个人啦!

刚到北京生活,整个氛围都是兴奋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很新鲜,有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房间,没有人催着起床睡觉,没有人管没有人唠叨,就像脱缰的野马,欢腾了。这样的兴奋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北京的饮食、干燥,没有人管没有人唠叨,没有朋友,一切和成都不一样的生活让我开始沮丧。北京的饭菜和四川天差地别,虽然川菜馆也很多,但根本不是那个味,满北京地找稍微正宗靠谱些的川菜。北京也特别干,从小生活在潮湿的成都,到了这儿身体也开始发出不适应的警告,流鼻血、脱皮。这样的情况下的确挺想家的,但和爸妈打电话的时候,还是千篇一律地报喜不报忧。

春节前的那半年,我正式开始工作,出了写真、发了歌,全国飞连轴转。在回家过年前的那段时间,每天都在赶通告。到腊月二十几了还有好些工作没结束,最后一天连工作人员都已经放假赶回家过年去了,我还剩下最后一天的电话采访。现在想想,为什么非留在北京呢?电话不是在哪儿都能接吗?那时候真是认真得不懂变通。那天起得特别早,翻出买了很久却一直没有时间玩的游戏碟,在家一边玩游戏一边等电话。想到今天过完就可以回家了,还是挺开心的,就连在采访间隙对付一顿的方便面,都觉得味道特别美。

过完年回来,北京的温度还停留在寒冬,春天没有那么快到,一切都很冷清。

开年后工作没有年前多,一下子松散下来。每天也就是去录音棚,重新学唱歌,上上形体课。这种轻松的节奏反而让我慌了。就像刚从周周小考月月大考每天背书每天做题的高三下来,没有经过暑假的缓冲直接进了大学,一周只上几堂课,考试永远在以后。绷紧的那根皮筋松手得太迅猛,容易回不了神。我就是没回神的皮筋,不知所措。公司对付我这种状况很有经验,只告诉我,等你发片进入宣传期就忙了,想偷懒都不行。

他们说的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