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3 时常想起的小时候

最早的记忆

有时候会想,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记忆的呢?在出生后到我们有记忆之前,都发生了什么?拥有记忆后,记忆中的那些事情,的确真实存在过吗?脑海里记忆的画面是不是按照我们的臆想拼凑起来的呢?

我能追溯的最早的回忆,大概是三岁时一次看球。那时候我就知道马拉多纳了,晚上有场他的比赛,我跟妈妈说,我先睡觉,到时间了你们要叫我起来看球赛哦!夜里十二点,妈妈真的叫我了,我一骨碌就爬起来了,兴高采烈地看完整场球赛。长大以后和爸妈聊起这件事,他们对于我那么一个小人儿能说到做到真的起来看球赛表示很惊奇。而我,对于爸妈把和这么一个小人儿的约定当真,表示很赞。

捡来的

关于我的出生,我爸妈借用了普天下父母最常用的说辞:捡来的。关于地点,他们设定在成都东门大桥。我当时很相信。每次经过那儿心情都怪怪的,具体是怎样却描述不清楚。

小时候我爸妈说我最多的,就是长得丑。说那时候刚生下来,抱出去给别人看的时候,被人说“这不是你们家孩子吧?”言下之意,我太丑了。我爸妈都长得很标致,又英俊又美丽什么的。我爸家有四兄弟,放现在那绝对是成都f4啊!但不知道为啥我刚出生的时候就皱巴巴丑丑的,塌鼻子单眼皮。后来稍微大一些,长开了才觉得好看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反过来也是说得通的。

生日照片

在20岁之前,每年生日都被爸妈带着,去照相馆拍一张照片。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在生日这天一定要做这件事情。现在找来看,发现很多很多的小时候。我妈最常在过年的时候找出这些照片,然后一家人窝在沙发上回忆当年。他们说那时候每年我一个人在拍的时候脸都臭臭的,有一年在照相机前面待了好久,怎么逗都不笑,真是气死个人,但突然,就小手一伸,指着妈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当然这个情景我不记得了,但我妈每次说到都很高兴。很多家长应该都这么干,最近网络很火的晒童年照片真是可以证明家长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物,他们好任性地养大自己的孩子。还好我爸妈没有这样毁童年地对待我。

吃醋

小时候很容易吃醋,妈妈去抱别的小孩,说好可爱什么的,我心里特别愤恨,特别不舒服,我就不跟我妈说话,然后一个人生闷气。

我平常不会黏着我妈,但只要一到了不太让我有安全感的环境,就不离她身边一步。比如说去游泳,去水上乐园,不是有人造波浪嘛,害怕又想玩。当时我不会游泳,我妈也不会游泳。我就会一直抱着我妈的脖子,刚开始我们就在旁边泳池小范围地扑打扑打。然后我就缠着我妈带我去冲浪,一直缠着她。到了一个新环境,感觉到陌生好像有危险的信号,就会一直缠着我妈,有她在就觉得安全了。

妈妈对于我的教育是,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小孩子的打架,也就是调皮互相惹来惹去。你如果是一个好惹的家伙,就理所当然欺负你,但如果你不太好对付,对方就了。我记得我妈常耳提面命:“不要去欺负别人,也不要害怕被欺负,被人欺负了就要还回去,不要担心,有我们在。”于是从小就有一种有大人撑腰的得意,你知道自己按家长说的去做就会是对的,而且他们会在身后保护你。

其实我也是爸爸的跟屁虫,家里就一个孩子,爸妈都很疼爱我。而且他们很开明,从小到现在,我觉得我们一直像朋友一样相处。

黄毛

基本上我还是一个很听话,不怎么惹是生非,成绩也还不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下的好孩子。初中唯一一次被老师请家长,是因为这头天生的头发。

那时候刚刚有染头发这件事,但基本上都是“小混混”干的事,“好学生”一般不这样。于是我这头有点不一般,在现在看来刚刚好,造型费都省了不少的自然黄,遭到了老师的强烈质疑,勒令我把头发染回去。我真心委屈,可是解释不通,就被叫家长了。家长的话老师还是相信的,但老师问了一个让我至今也费解的问题:你爸妈的头发都那么乌黑亮丽,你像谁呢?

简单家庭

我家是很简单也很典型的成都家庭。外公很早就不在了,我没有见过,关系最好的长辈是外婆。爷爷是南昌人,奶奶是成都本地人。爷爷是到成都后变成上门女婿,然后安家在成都的。爸妈那一代的兄弟姐妹都多。爸爸排行第三,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妈妈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这导致了我成为两个大家族中我们这一辈最小的,有六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