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十一章

墨荷 江疏雨 3056 字 4个月前

自从柳墨隐答应沈挽荷,要带她去看全建康最大的园林后,沈挽荷一直满怀期待。

走过秦淮河边的列肆,再经过一段往南的直道,一片屋舍逐渐显现出来。沈挽荷有些好奇地东张西望,他们眼下走的这条路较附近的巷道都要宽敞。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条街上人声鼎沸,比市集还要喧闹。历来屋舍与市集是分开的,采买与居住不在一处。住人的地方比买东西的地方还要热闹,这倒是新鲜事。

“这儿不是民居吗,怎么这般热闹?”沈挽荷脱口而出。

“这儿是乌衣巷”柳墨隐解释,“自然是门庭若市。”

“乌衣巷?这名字倒是新奇。”沈挽荷更为地好奇了。

柳墨隐莞尔一笑:“此乃前朝王谢两大家族落户之地。氏族子弟为彰显自己身份的尊贵,经常穿乌衣,故而得名乌衣巷。”

自古黑色为尊,皇帝的朝服也以黑色为底色。氏族子弟的这种做法倒也不是不可理解。不过一群黑衣人在这巷子里走来走去,若是白天还好,一到晚上,也是怪渗人的。

她还没来得及评说,柳墨隐已经接了下去:“谢氏可追溯到谢安,当年谢安以八万兵大败苻坚百万雄师,成了东晋的开国功臣,其后代子孙谢灵运谢眺等人皆是诗坛巨擘。至于王氏么,多出书法名家,王羲之王献之都有鬼神之笔。再后来这些氏族越发地树大根深,宗族中多有为官掌权者。眼下巷子里的这些人,多的是来投拜帖,亦或是送礼,攀亲戚等等。”

“哦,这样啊。”

两人走着,柳墨隐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沈挽荷不明所以,望着他问。

柳墨隐并不答她,而是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乌瓦白墙的门庭。沈挽荷转首望去,却见那大门口坐着一个小童。那小童穿了件织锦缎的夹袄,头上戴着四角帽,生得是白净可爱,宛若年画上的金童。而令人称奇的是,小童的手里牵着一只小猪。小猪聚精会神地吃着菜叶子,那小童则是聚精会神地观察小猪吃菜叶子。

“梵郎,我们进去吧。”在一旁苦苦相劝的是一个老头。那老头耷拉着脸,苦大仇深地看着那小童。

“钱管家近日可好。”有一个行人向那老头打招呼。

“好好。” 钱管家连连说好,可满脸的尴尬,恨不得挖个坑钻进去。

“我说,你们家小少爷这是在喂猪么?”那人看了一眼大门,啧啧称奇,“大门口喂猪啊,这倒是新鲜事。”

乌衣巷里住的皆是门阀子弟,这些人从小便被要求循规蹈矩,服从礼教。门口喂猪的事若是搁别的地方,倒也不算什么事,但在这里怕是百年难得一见的。

“呵呵。” 钱管家虚弱地笑了笑。

“多管闲事!”那小孩竟不是好惹的,路人这样一说。他立刻跳了起来,朝那人做鬼脸。

“不好意思啊,赵老爷,我家小少爷就是贪玩了点,没有冒犯您的意思,呵呵。”钱管家陪着笑,这要是自家孙子他早上去抽两耳刮子了,可谁让他是小少爷呢?

那小童冷哼了一声,斜了一眼赵老爷。可这一瞥,映入眼帘的却不止是赵老爷。

沈挽荷站着看那小童,却不料那小童突然间望了他们这里一眼。然后着了魔一样扔下了那只猪,飞快地奔向这里。他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念叨着:“舅舅。”

舅舅?

当那小孩扑进柳墨隐怀里的时候,沈挽荷彻底愣住了:“这……怎么?”

“刚才不是说了么,来乌衣巷不是投拜帖送礼,就是攀亲戚。我们一没拜帖,二没礼物,自然就是来攀亲戚的。”柳墨隐挪揄地朝着她笑了笑,接着抱起小孩。

“毗梵,你娘可在?”小孩乳名毗梵,梁国人信佛,故而给小孩取小名的时候往往带着一股子天竺味。比如梁国太子,小子维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竺来的高僧呢。

“在的,在的。娘亲,祖母,大伯,都在。今日家里来了一大群叽叽喳喳的妇人,可烦人了,我这才跑到门口来,躲清静呢。”小孩说话时一脸老成,在说到“烦人”的时候,翻了个白眼,那丰富的表情,深刻的眼神,没有半点四五岁孩童的稚嫩。

柳墨隐看着他宠溺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这对舅甥一来一去,其乐融融。那厢沈挽荷却是满心郁闷:“不是说来看园林的吗,怎么就跑亲戚家里来了?”

“全建康城最大的园子就在这里面,我哪里能够骗你呢,快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