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愉兵败后,与皇后李婵双双自刎于寝宫。宣武帝念及手足之情,并未加害元愉的子女。冀州的战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宣武帝龙颜大悦,大军班师回朝后进行了大肆封赏。首当其冲,顾沾卿监管三军,运筹帷幄,在这场平叛中立下了赫赫功勋。宣武帝大笔一挥,敕封他为御史大夫。他原本已是御史中丞,被封为御史大夫不过原地晋升一级,这倒也合情合理。然自秦汉以来,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讨伐叛逆等职责,权位仅次于三公,他年纪轻轻便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可见宣武帝对他的信任与倚重。而贺子安亦被封为固安大将军,于同月被调往南境驻防。随着大军回援,南境逐渐安定了下来
时逢初春,万物复苏,加上祸事接二连三地解决,这本该让人愉悦的时刻,却意外地出了一件事。宣武帝病倒了,虽说对外只宣称是偶感风寒,可皇帝接连半月不上朝,大家逐渐也瞧出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很快地,连皇城脚下的居民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顾沾卿本就是御史台的老人,升官一级又不需要挪地方,对他的影响倒并不是很大。他照例地上下班,听着与原来差不多的话,干着与原来差不多的事。
这日散了班,他如同往常一样步行回家,刚走了几步竟被人截住了去路。更令人称奇的是,拦住他的乃是宣武帝身边的小黄门。
突遇此事,便是顾沾卿再心思通透也有些惊讶。他微微蹙着眉看那小黄门,等着对方先开口。
果不其然,那小黄门凑近了他鬼鬼祟祟地说:“顾大人,请尽快随我入宫,陛下急着召见你。”
“可知是何事?”顾沾卿理所当然地问。
“这个奴婢也不知晓。”小黄门俯首帖耳,恭恭敬敬地跟在顾沾卿身后。
“那……陛下的病情如何了?”
“这个……”小黄门支支吾吾起来,不愿意给句实话,“顾大人还是自己去看吧。”
皇宫大内,顾沾卿并不是第一次来。两人一踏入宫门,小黄门一改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的样子,而是走上前来引路。或许是事情紧急,而刚才小黄门又不敢催促得紧,如今进了宫他走得飞快。顾沾卿跟在后面,竟有些吃力。
宣武帝居住的乃是式乾殿,其高大巍峨的程度不亚于上朝所用的太极殿。远远地顾沾卿就瞧见一对侍卫来回地在其附近巡逻,好似比之往常防卫森严了不少。
小黄门连走带跑地将他带到了式乾殿内,此时日薄西山,式乾殿里面的奴婢们正好在掌灯。
顾沾卿在门口稍微等了片刻,小黄门去而复返,说是宣武帝正好醒着,宣他进去。
顾沾卿朝着宣武帝的床榻方向走,逐渐地闻到一股浓烈的药味,虽说殿内点着沉香,却依旧掩盖不住。
“你来了?”宣武帝有气无力地靠坐在床头,以顾沾卿的角度望去,只见对方眼眶凹陷,脸色灰暗,一股的死气沉沉。
“陛下!”朝会半个多月没有举行,顾沾卿自然不知道对方竟已病成这副模样。他惊讶担忧间,以至于礼都忘记行了。
“沾卿,你过来讲话。”宣武帝自然不会怪罪他的失仪,对于他的真情流露反而有些感慨。
顾沾卿快步走到床榻前,跪了下去。
“刘吉,去搬张凳子来。”宣武帝虚弱地吩咐小黄门。
小黄门快去快回,将凳子放到顾沾卿边上。
“你们,都出去,离大殿三丈之内不要让任何人靠近。”
“这……”小黄门不敢相信地瞥了一眼顾沾卿,样子有些为难。宣武帝如今病重,出于安全考虑,怎么说都不该让他和一个外臣单独相处。何况还把他们支开到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