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墨荷 江疏雨 2653 字 4个月前

延昌三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离新年只有短短的七日。这个时间一般人家都在准备着过年,尤其是京城中的高官名绅,更是忙忙碌碌地走亲访友。若是没有京兆王谋反一事,兵部郎中贺子安此刻该在他姑爹家拜年。可惜国内叛乱未平,宣武帝心中怒火难息。别说是过年了,便是天上下刀子,他也得赶着即刻去冀州诛贼。

聊城城门内,两队精神抖擞的将士各自执戟而立。城门边上更有抬着鼓号,举着旌旗,打扮得一丝不苟的人站在那里。人群的末尾,突兀得站着一个穿浅灰色披风的人。那人单手扶着一辆马车,偶尔掩着口鼻剧烈地咳嗽。

“大人,贺将军估计没那么快到。您就先回马车内休息吧。”尉超在一旁规劝着顾沾卿。他家大人也不知怎么了,一来冀州便是水土不服外加伤寒。后来莫名其妙地就中了一箭,眼下箭伤已无大碍,又开始伤寒了。

顾沾卿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要继续等。

“贺将军的车驾离这里还有一里。”城门口跑来报信官,对着张将军大声说道。

“奏乐。”张将军大喝一声。

刹那间,鼓号声四起,热闹非凡。

贺子安身着戎装,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地进城。

“末将张伯伍,率众将官在此恭迎贺将军。”马下张将军抱拳行礼。

“恭迎贺将军。”他手底下的众将士齐齐喊道。

贺子安做人历来直爽痛快,看到这阵仗他微微皱起了眉,心里有些不悦。他轻咳了一声,悠悠道:“贺某何德何能,怎敢劳烦张将军以及诸位前来相迎,实在是惭愧。”

“贺将军之名如雷贯耳,应该的,应该的。”张将军笑着奉承。

两人说话间,鼓号一直“唔哩哇啦,噼噼啪啪”地响个没完。

贺子安越发得不快,微微沉下脸来。

“张将军,咋们都是军人。这军人杀敌报国才是正紧事,这些虚礼,以后就不必了。”贺子安假笑着,指了指鼓号手。

张将军也不是蠢人,立马明白过来。

“别吹了。”他粗鲁地朝着那些人大喝一声。

鼓乐声即刻戛然而止。

贺子安满意地笑了笑,骑着马继续缓慢地向前。走到人群之末时,他突然看到一个罩着灰色披风的人。贺子安只觉眼前一亮,内心一紧。他握紧缰绳,将马停下,接着翻身下马,快步向前,朝着顾沾卿抬手一拜。

“下官参见大人。”

顾沾卿上前虚扶一把:“贺将军不必多礼。”

“竟不知大人也在这里,实在是折煞下官了。”

顾沾卿神色古怪地看了他一会儿,突然有些绷不住笑,赶紧用手掩住口鼻,假装咳嗽。

“大人这是这么了?”贺子安问。

“伤寒。”尉超面无表情地说。

“我在家里略备了薄酒,打算为将军洗尘,还望将军赏脸。”表情恢复到自然的顾沾卿提出邀请。

“大人盛情,下官却之不恭。”

贺子安一进顾沾卿的大门,脸上一本正经的表情便如同老墙上的泥巴般簌簌掉落。

“哎呀,顾兄。你这地儿不错啊。”贺子安摸着府内的一颗大树啧啧称赞。

“哼,我还以为你改了性子呢。怎么才一会儿会儿就原形毕露了?”顾沾卿开口嘲讽他。

“我这不是功力不够深厚么,装一时半会儿的还行,你要我要整日都那样,还不如杀了我呢。”

“不错,刚才官腔打得很地道。”顾沾卿赞叹。

“我这也是被逼无奈。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顾沾卿低头笑了笑,“范阳一别,子安兄无恙否?”

贺子安原地转了个圈,挑着眉反问,“你看我是有恙还是无恙?倒是你,估计病得不轻呢。我听说你中了一箭,伤得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