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姑娘,快出来瞧瞧,今天有新到的豆腐,很新鲜呐!”
门口,卖菜的老翁喊了一声,从茅草屋里推门而出个妇人,粗布衣裳,头上简单的盘着一个发髻。一根银簪插在头上,笑眯眯的道:“六婶,每次您来都要先到我这里,叫我怎么谢您才好。”
老翁哈哈笑了笑,从小木轮的车上挑了一块上好的豆腐放进妇人碗里:“谢啥,要不是上个月你帮我家小孙儿治病,怕是这村里没人治得好了。”
妇人从兜里掏出两个铜板:“六婶,这次要是再不收钱,下次小狗蛋的病我可真不给瞧了。”
六婶听了,连忙把手上的水擦在衣裳上,双手捧着收下这两个铜板:“沈姑娘,我真是没见过像您这样的好人了,您来了三个多月,咱们村大大小小的病都是您给看好的,还不收钱,真是活菩萨呀!”
妇人笑着打发走了老翁。转身进了门。
这个小小的村庄,已经有些年头了,只是这妇人是最近才来的,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却是个神医,全村上下几十户人,原本有个头疼脑热的,只有从外头请大神的份,而如今有了她,啥毛病都来找她了,有时候她这小小的茅草屋里,能挤下几十个人,都是排队等着她瞧病的。
刚把豆腐切好了放在锅里,就有人咚咚的来敲门了。
“晚晴啊?晚晴在家吗?”
说话这人是她隔壁的大姐,听见了声音,她急忙忙的推开了门:“吴嫂,怎么了?”
“今儿家里炖肉,你过来一起吃点吧?”
没错,这位刚来村里三个多月的神医,就是郁琬白。
在恒王府待的这三年。她学了不少的医术,足够养活她自己,也可以给人治一些小病小灾的,在这个封闭的小村庄里。自然是能混口饭吃。
因为她总是不收诊费,所以全村的人有些好的都过来送给她。
她也就是每个月出去巡诊一次,挣几两银子,在这个不需要什么货币流通的小村庄里,也就够她生活的了。
郁琬白摇了摇手:“吴嫂,我这豆腐都下锅了,你们先吃吧,改日,改日。”
村民都是热情的人,已经进了屋把她的豆腐捞了出来:“走吧,一起出跟我们吃一点。”
郁琬白不仅能给村民们瞧病,有时候闲下来,还会教几个小孩子读书认字,村民们都拿她当菩萨一样的供着,又尊敬,又亲切。